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457章

  秦禹宁轻描淡扫的一眼,不是在看宋虔之,而是扫过一干大臣。

  不,也不一定,秦禹宁的说辞,很可能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恩师。他毕竟是外祖父的学生,这时秦禹宁再不站出来说话,如果周太傅的名声遭到毁谤,秦禹宁自身的形象也会受损。

  外祖父晚年便有意让秦禹宁取代他在朝中举足轻重的话语权,而外祖父病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秦禹宁也被视作他精神的遗存,这才使秦禹宁在年纪不大时,就有了与李相对峙的可能。

  宋虔之看了一眼杨文,心里知道,他说这话,便是已经站定立场了。

  果不其然,苻明懋看上去很是烦躁,同孟鸿霖说了句什么。

  李晔元还要再辩,被工部尚书冷定抢去了话茬,不耐烦地一挥手:“李相,你带人闯进殡宫,已是对大行皇帝的大不敬,对太后出言不逊,对有功之臣肆意抨击践踏,还带着数年前谋刺不成的大皇子,你的来意,我们大家都清楚了。蒋公公手中的遗诏是真,至于你所说,周氏与大行皇帝鸩杀先帝,我们不可能凭你一句莫须有的说辞,便真将先帝请出皇陵。陆浑已死,无法对证,是谁杀的也不明,只能肯定不是小侯爷所杀。而侯爷所说也甚是有理,复仇之举,焉知不是大殿下因为陆浑救回太后而记恨于他,派人刺杀。”

  “胡说八道!”李晔元气得声音抖颤,唾星横飞。

  “大行皇帝的遗诏已经宣读完毕,铁鉴也已对证完成。臣工部尚书冷定,请嗣皇帝主持大行皇帝丧仪,请陛下下旨,将这干乱臣贼子即刻拿下,推出宫门格杀。”冷定拱手下跪。

  “苻明韶得位不正,他鸩杀先帝确有其事,冷大人说无可对证,眼下也确乎其是。但先帝的遗诏总不会假,先帝在时,荣晖老大人也在朝,也可取铁鉴对证。”孟鸿霖是习武之人,说话声如洪钟,殿内殿外听得一清二楚。

  李晔元满面疲累,展开手里那封荣宗遗诏。

  这下没事了。宋虔之心里松了口气,李晔元手里的东西是假,这毫无疑问,苻明懋也真是胆大,将左正英带上殿来,竟不怕被当堂戳穿。

  宋虔之眉头微微一蹙。

  左正英年纪虽大,但陆观说过,他忠于先帝。就是当初宋虔之还在牢里,陆观数次求助于左正英,他也慷慨助言。如果左正英的忠心,是向着先帝,断然不会真给苻明懋伪造一封遗诏,他一生宦海浮沉,绝不是许以高位可以收服的。那只能是威逼了。

  荣晖慌了:“臣是有铁鉴,可并未带在身上,且多年不用,也未曾料到还有能派上用场的一天,果真要用,臣还要回去细细找寻。白大将军手里,也是有的。”

  宋虔之心念电转,想明白了。前几日周先说左大人夫妇二人都在苻明懋的手里,那只能是以左大人的妻子威胁他屈服。苻明懋的夺嫡之路走得并不平顺,身为长子却不受荣宗宠爱,向黑狄求援也不知遭受几多白眼,他本来应该是这王朝之中最显赫的人,却沦落至丧家之犬的境地。

  就是京城陷入混乱,大臣们出于忌惮,也不敢许诺他什么。黑狄主力已经被白古游的大军彻底消灭,即便还有残余,也不成气候了。这是他最后一搏,也是他蛰伏六年等来的唯一机会。一旦东明王被太后推上帝位,指着皇帝意外暴毙是没什么机会了,苻明懋为了这个位子,面容已提前现出老态,绷得紧密平滑的头发中夹杂着不少银丝。

  落败,只能是死。

  宋虔之无法不感到唏嘘,苻明懋确实不擅长收买人心,他在左正英身上所下的赌注,马上就将扑空。

  宋虔之揣起手,没有再说话。

  殿上对峙是他不曾料到的事情。李相恐怕也知道,横亘在东明王与大皇子之间的一条深渊,其实不在于朝臣的支持,因为朝臣的支持,也取决于军队的支持。区区羽林卫,与借道京城的镇北军,只要猛虎稍露一点锋芒,文臣们就会摇摆。这些士人所在乎的无非是名正言顺,早在六年前大皇子就已经输于道义,他身上有一半黑狄的血,除非荣宗能从棺材里活过来,指认苻明韶与太后练手杀了他,否则,再无翻盘的可能。

  李晔元也是被逼无路,证据是没有,脏水先往外泼,奈何这场合,能走到殡宫前的官员,无一不是人精。

  血缘上大皇子是更亲,然而他与黑狄的牵扯,既是他的优势,更是他致命的缺陷。

  “既然无法当殿对证,不妨先听一听传位诏书上写了什么。”

  孟鸿霖的声音模模糊糊地传来,宋虔之没有听进耳朵里,这也不必多说,自然是否了传给苻明韶的诏书,将皇位传给了苻明懋。如果苻明韶得位不正,那苻明韶的遗诏也不必看了。

  殿内静了一会。

  徐绶勤赶在太后下旨之前,出列,进言建议将传位一事暂时押后,国丧当前,镇北军就在城外十数里处借道,急令人去传话,让白古游进宫一趟。

  “我父皇的遗诏在此,左大人也在,难不成,你们认为我父皇不会传位于我?还是我父皇不会认命左正英大人为辅政大臣?”

  除却周太傅,左正英曾是最有威望的文官,然而他一直老神在在地袖手站立,进来就不说话。

  即便他与苻明懋站在一起,在场他的一些学生,却也不敢妄自揣测他的意思。

  这时有人出声道:“晚生张遂,参加科举那年,左大人在郊州巡考,晚生不才,恰是当年的郊州解元,循例去拜见过左大人,勉强算是左大人的门生。老师在朝中曾是先帝信任之人,朝上如今出现了两封遗诏,不知老师如何看?”

  “废立大事,岂可如此议论?”周太后高声道,“吕临,哀家使唤不动你了是吧?将苻明懋这不孝之子拿下。”

  孟鸿霖拔刀出鞘,怒声道:“谁敢!”

  这一声传出殿外,一阵山呼海啸的怒吼,兵戈之声惊醒殿内的文臣,谁也没有留意到,从哪儿突然冒出这么多禁军袍服的人,潮水一般从承元门外冲了进来,双方刀剑相抵,围掩向承元殿。

  灼灼烈日之下,血痕从宫门外伸向皇帝议事所用的承元殿,一路留下刀剑与尸体。

  大殿门外近处,响起尖细的男声:“保护太后和皇上,保护大人们!”

  一群太监纷纷从靴子里拔出短刀,显然是有备而来。

  吕临这才挥刀向前,带着殿内的羽林卫冲出去,同孟鸿霖的人战成一团。

  周太后脸都黑了,将东明王抱在身前,小心翼翼地向后退,欲从棺椁后面先躲开乱局。

  她背后突然触到一件硬物。

  一名太监在周太后身后低声道:“请太后娘娘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