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151章

  “没有。”

  陆观站住了脚:“等等,我去问问李相住在哪。”

  宋虔之百无聊赖地站着,他一身银白绸面的棉袄,头上毡帽毛光水滑,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中,立于闹市,却安安静静的好似一幅让人不忍打破的画。

  楼上楼下,街边,桥上,不少女子都在偷眼打量这俊俏少年郎。

  没一会,只见到一个身量高大的男子走来,像是他的常随,是另一种味道的英俊,粗野如同雪原上的野狼。

  “真冷。”宋虔之把手炉往陆观手里一塞,小声道,“你真不冷?”

  陆观仍是初秋的装束,敞至胸膛的袍中肌肉隐隐可见。

  “不冷,吃这个。”陆观把才买的烤红薯掰成两半,递给宋虔之一半。

  宋虔之边走边吃,陆观就将另一半用纸包裹起来,揣在怀里,等宋虔之吃完了再拿出来,还是热乎的。

  “你不吃?”宋虔之不太情愿地分了一半给陆观。

  陆观吃得很小心。

  宋虔之看着他哈哈地笑。压在心里的担忧被陆观的吃相驱散,笑声止住,他深吸一口气,咬一口剩下的红薯,吃完拍干净手,牵着陆观,边走陆观边和他说话,告诉他怎么走。

  ·

  屋檐下铜铃轻轻响动。

  管家走进来,低下头,出声道:“老爷,宋虔之回来了。”

  李晔元早已听见有人进来,这时将眼从秦禹宁差人送来的信上移开,唇上胡须轻轻抖动。

  “带他进来。”

  秦禹宁的信让李晔元头疼。苻明懋露了面,第一个就是去见宋虔之,但他的目的不能是去见一个无兵无权的王室鹰犬,他要的,是把他回来了的消息散播开去。而直接来见他或是秦禹宁,都是过于危险的举动。

  李晔元闭上眼,手指摸上茶杯,杯壁已凉。

  走进门来的第一眼,宋虔之只有一个念头:李相又老了。

  “回来了?”李晔元闭着眼,眼下现出数日未曾好好休息的乌青,他一只手轻覆住桌上的杯盏,双鬓银发刺人眼目,眼角数道皱纹伸入鬓边,而两道细长的眉,竟也呈现出灰败。

  “是,参见宰相大人。”宋虔之与陆观齐齐行跪礼。

  “起来。”李晔元睁开双眼,慈眉善目之中,双目却散发精光,瞳仁极黑,格外深邃,仿佛有洞察人心的力量。

  宋虔之看了一眼陆观,见陆观朝他打眼色,不明所以。他想了想如何开口,正要说话。

  李晔元揭开杯盖,低下眼去吹茶沫时,陆观抬手擦去宋虔之嘴角沾的红薯。

  “禹宁的来信,本相已经看过,虔之,你拿去看看。”李晔元道。

  宋虔之接信疑惑地看了一眼,见到信上秦禹宁已将他告知的关于苻明懋的事情写清楚,还有孟州的战况,寥寥数笔,写到镇北军已经南下,孟州城可以守住。秦禹宁在信中征求李相的同意,在见到苻明懋之后,是否可以直接杀死。

  李晔元:“虔之,镇北军是你拿先帝的霸下剑去搬动的吧?”

  “是下官擅自做主。”宋虔之看不出李晔元的态度,谨慎道,“当时并不确定白古游大将军能听令增援,毕竟没有陛下的那一半虎符,霸下剑始终是先帝之物。幸而将军有恤民之心,不忍见孟州百姓受战乱流离之苦。”

  李晔元手指在桌上轻敲,并不说话。

  宋虔之硬着头皮接着说:“下官领按察使一职先到了孟州地动受灾最严重的洪平县,县令徐定远领全县军民抗击黑狄,战事凶猛,洪平县地动之后,全县只剩下数百人,下官得知风平峡破,就告知了徐定远,他本可弃城而逃,却没有这么做,领着驻军死守洪平,为辖内百姓西逃争取了足够时间。下官到孟州以后,许诺孙俊业,半月以内,援兵必到。”

  李晔元坐正身。

  宋虔之道:“于是下官派人带着霸下剑去北关求援。”

  “为什么是白古游?”李晔元静看宋虔之,等他的回答。

  屋檐下挂着的几个鸟笼子里,鸟儿啾啾啾的叫声倏然明显起来,往宋虔之耳朵里不住地钻。

  “离孟州更近的,有灵州驻军,还有穆定邦的水军,但穆定邦的军队刚与黑狄兵激战过,而且败退,如果硬要穆定邦的水军应战,只怕不仅无法战胜,还会将士气一挫到底。而灵州驻军人数不多,一旦孟州告急,跟着容州、灵州,是黑狄长驱直入攻取全境最佳的路线。灵州与孟州又是富庶之地,两地都有供给全国的大型粮仓,所以孟州绝不能丢,孟州守不住,我大楚殆矣。”

  李晔元感到一丝震动,以前所未有的耐心看着这个年轻人。

  “下官得知镇北军增援孟州,既喜且忧。苻明懋当年谋逆,被发配到北关,却偷潜回京,且这几年他显然不只在京城活动。此事细查起来,就怕皇上怀疑白将军的忠心。”

  李晔元这才反应过来,不禁也有动容:“你来夯州,是为向皇上禀明情由,打消他对白古游的疑虑?”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