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52章

  这一等等到亥初,宋虔之盘膝坐在榻上,手托着矮桌已在瞌睡,身上披着一件陆观带来换洗的大袍子。

  外面丫鬟小厮说话声传来。

  有人在叫:“老爷回来了。”

  宋虔之头猛一点,清醒过来,下地穿鞋,周先一直守在门口,怀中抱着一柄长剑,俨然是个威风凛凛的门神。

  陆观叫住宋虔之。

  宋虔之:“?”

  陆观将他歪七竖八睡得凌乱的锦袍理得熨帖,走出门去。宋虔之连忙随在他身后,跟着出去。

  空荡荡的州府衙门,一个三四十岁,身形瘦削,面部清癯,肤色黝黑的男人走来,身边跟着衙门中主簿一名、书办一名,尚且有个小厮,打着灯笼在前照路。  

  “沈大人。”

  听这一声,沈玉书停下脚,循声望去。

  “钦差?”沈玉书已听城门尉报过,眉一拧,略朝大步走来的陆观拱手,接着说,“可有朝廷的文书?”

  沈玉书一面验看文书,一面抬眼打量陆观,眼神从他身上滑过去,扫过周先,最后定在宋虔之的脸上,视线登时顿住了。这少年人生得足可叫人眼前一亮,可太年轻了,五官漂亮精致,一看便知是娇生惯养着长大的。

  连日来容州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令沈玉书不得不小心谨慎。

  “这位是?”沈玉书向陆观发问,眼睛看着宋虔之。

  宋虔之走上来,将官印、私印都给沈玉书看过。换成平日少不得要揶揄这州府几句,可惜路上病了两三日,没力气与他计较。

  宋虔之笑道:“秘书省少监,宋虔之,陪同我们秘书监大人来宣旨,沈大人打算在哪儿接旨?”

  沈玉书神色一凛。

  “三位钦差稍等,我这就命人打扫正衙。”沈玉书连声吩咐人去打扫,还要焚香,自己先入后衙换衣服。

  “州府大人,给点吃的吧?”

  陆观没柰何看了宋虔之一眼。

  “啊,是,招待不周了,钦差回去上坐,我这就让人去准备饭菜。怎么能让三位大人饿着,王青山,快,快去叫厨房把风鸡风鸭取出来做,蒸一笼白米饭。”

  回房后,陆观的脸色不大好看。

  “总要吃饱了再做事,灾民没得吃,我们也不吃,谁来赈灾?”宋虔之揣着手说,拿起茶杯一看,没水,拎起茶壶一晃也没有。

  周先眼明心亮地拿了茶壶出去叫人加水。

  “希望太医能快点来,咱们三个顶什么用,盯着沈玉书把粮放出去也就是了。”宋虔之吸了吸鼻子,一副病鬼的颓靡样。

  沈玉书换好衣服让人来通传,宋虔之便跟着陆观去给沈玉书宣旨,那州府正衙以内冷冷清清,像是许久无人过堂。

  沈玉书听完旨,眉头就皱了起来,接过圣旨去,叹了口气。

  “陆大人,不是我不愿意开仓,实在仓中无粮。”

  陆观:“上个月底京城的旨,从衢州开滁奚仓运粮五十万石到容州,是沈大人验收入的仓,怎么就没粮了?”

  沈玉书抬头看了众人一眼,手向外一伸,道:“边吃边说,钦差们都饿了吧?”

  宋虔之:“早就饿死了!”

  陆观:“……”

  沈玉书笑了起来:“宋大人是直肠子。”

  陆观斜乜一眼宋虔之,像有话说,又吞了回去。

  风鸡风鸭都是早做好的,取出来或蒸或煮,十分方便,除此之外有一道炒青菜一道鱼头炖豆腐。

  远比不上宋虔之在家里所用,但这两天路上不是吃饼就是吃窝头,早已饿得眼冒绿光,吃起饭来宋虔之顾不上说话,只听沈玉书同陆观讲。

  容州三年匪患,今年入秋后天气不好,晒麦的季节不出太阳,连下一个半月的雨,收起来的麦子俱发霉腐烂长芽,于是朝廷免了容州今年的税。半月前沈玉书送信给户部尚书杨文,同时动身进京,好不容易打通户部的关系,将粮带回来入了库。

  容州西北边临着江的堤坝失修,驻军被武将领过去修堤,恰在此时,隐匿在容州群山中黑狼寨的土匪下山,将州府衙门一顿洗劫便罢,粮仓也抢得一干二净。

  闻言宋虔之顾不上吃东西,问:“这么大的案,沈大人没上报?”

  “杨大人知道。”沈玉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