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拒绝出师>第130章

  “我怕你把我推下山。”叶鸯同他开玩笑,一边走着,一边斗嘴。直到气力难继,才收了声,任由他们搀扶。

  起初是两人一左一右扶着一个,很快就变成了两人架着一个。又走出十来步,叶鸯头一歪,迷迷糊糊睡死过去,剩下方鹭师徒面面相觑。

  三人已走到岔路口,率先上来的江礼正在前方不远处等候。他见叶鸯昏睡,放下包袱想背他上山,却被方璋摆手制止。惯常冷漠的方小公子,今儿居然大发善心,要背叶鸯爬山,这实在不合情理。江礼感到奇异,把眼睛揉了又揉,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不由怀疑方璋被鬼附体。

  被鬼附体也好,良心发现也罢,总之他背起叶鸯,仍然健步如飞,连气都不带喘。江礼和清双跟在他后头,咕咕叽叽讨论了老半天,最终找到了他精力丰沛的缘由。

  在背起叶鸯之前,方璋根本就没拿多少东西,也没有帮别人背过小孩子。清闲了一路,精力丰沛才算正常,倘若在如此状况下他还感到疲累,那他大概虚得不能再虚,方小公子从此就要更名为体虚公子。

  江梨郁突然拉了拉哥哥的手,嘴唇微动,好像说了什么,但谁也没听见她的声音。

  “怎么?”江礼问,“是累了吗?哥哥背你好不好?”

  江梨郁摇头,走出一段,又撅起嘴:“师兄他不舒服。”

  “他休息不好,所以不舒服。”江礼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妹妹,只好如此搪塞。

  “哥哥——”江梨郁晃动他的手,双眉紧蹙,对他的答案很不满意。

  然而,也没人能够说出一个更完美、更易于理解的答案了。

  太早地把人情世故灌输给小孩子,似乎过分残忍。

  还是等她再大些,再慢慢说与她听。

  江礼心肠一硬,握着她的手紧了紧:“师兄休息不够,晚上莫要惊扰他,乖乖同清双姐姐在一起,知道么?”

  “嗯。”江梨郁低了头,没过多久复又抬眼,紧盯着叶鸯的身影。

 

  、第 93 章

 

  雪山上的风总夹带着尖锐的寒意,激得人头脑清醒,而短暂的清醒过后,往往伴随着额角的剧痛。不正常的终会受到惩罚,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这样。

  叶鸯日间睡过,夜里又睡不着,没有胃口,草草吃过两口饭,便坐在床上望着窗外一轮明月发呆。这座山离月亮很近,古人云“手可摘星辰”,大约正是形容此刻叶鸯所见之景。

  原来这座雪山极美,但不知为何,上次来时,叶鸯居然没有发现过。

  兴许是由于那时叶景川在身旁,分散了他大半注意。细细一想,的确如此。只要叶景川在,叶鸯眼里永远盛不下别的,他仅有的那点儿见识,全被用来琢磨叶景川这个人。

  大风用力撞击着门窗,今夜的风格外暴戾,好像要替主人教训不成器的徒弟。然而它们再凶猛,亦无法穿透厚实的墙壁。墙角的火炉成为叶鸯周身温度的唯二来源之一,令他维持体温的另一事物,则是他手中捧着的装满热水的杯子。

  白日里有多晒,夜间就有多冷,叶鸯终于领悟了这一要诀。他将拳头放在嘴边,低声咳嗽。

  先前的经历,让他对自己的承受能力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昔日的他能抵御雪山上的夜风,如今的他却不能。从今往后,他再也不能。

  与他一样难以抵抗凉风侵袭的,还有此时正站在外面轻轻叩门的人。叶鸯瞥见门缝中露出一只乌溜溜的眼睛。

  “既然来了,你就进屋,在外面站着吹冷风作甚?”叶鸯道,“回头让别人看见了,又要说我的不是。”

  声音不大,恰好够江礼听到。江礼短促低沉地笑了一声,推门入内。叶鸯口中的“别人”是谁,江礼不甚在意,他搓搓手,靠近木桌倒了杯热水,学着叶鸯的模样,把瓷杯捧在手里。

  热气从杯中飘出来,变成一缕游丝荡在半空。被冷风吹僵的手又灵活起来,江礼伸出手掌,弯了弯手指头。

  叶鸯望着他笑:“今晚怎么又来了?是怕鬼,还是怕冷?”

  “有些冷。”江礼回答,“外面风吹太响,吵得我睡不着,发现你也没睡,便想进你屋里坐坐。”

  叶鸯掀开裹在身上的被子,像护子心切的大鸟张开翅膀那般抬起手臂,把江礼罩进了棉被。倪裳派了人看顾这院落,房中被褥枕头常常拿出去晒,于是到了夜里,它们就散发出好闻的香气,那是光的味道。

  江礼深深嗅着那气味,半晌才说:“我从没想过有一天,竟会来到这个地方。”

  “以前的伏天,你在南江怎样过?”叶鸯蜷起腿,弯腰抱住双膝,侧头等待江礼的答案。

  在诸事不顺的一年里,这还是江礼首次听见他说出“南江”二字。

  沉默片刻,江礼调整呼吸,试图回忆南国的夏天。不过对他而言,南国的春夏秋三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南国之夏,较春秋更暖一些。伏天闷热,间或落雨,雨下得没有规则,尽随老天心意。”江礼掰着手指,往叶鸯身边靠拢,絮絮讲述,“一到下雨,天就很闷,水里的鱼都探出头,浮到上面来吸气。我小时候总趁着下雨天去捞两条鱼。”

  “若是雨下得大,你也出去?”叶鸯问。

  江礼摇头:“倘若雨下得太大,风多半也会很大;而且天色发黑,没多少人会挑那时出门。”

  “听你描述,南北之夏的差距,不似我想得那般明显。”叶鸯垂下眼帘,复又望向窗外,“……南国一年四季,却有三季是热的,这倒很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