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锦衣夜带刀>第13章

  调查不是光在嘴上说说便能实现,实际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而最重要也是最难遇见的,就是专业而忠心的人。因为先前有云落的事,李观镜不敢再轻易找好友去借人,挣扎了几天之后,还是去向郡王坦白自己的想法,他这里做了诸多思想准备,却没想到郡王听完他的诉求,连头都没有抬,只用笔杆点了点桌上一块令牌,淡淡道:“这个拿去,晚间让陈财送侍卫去你院里。”

  李观镜上前拿起令牌,只见上面写着一个“缘”字,想来是郡王李缘的私兵,李观镜的侍卫可以凭此令牌去调动资源。不过观郡王的态度,李观镜还是觉得这打发的意味太过明显,踌躇了片刻,又确认道:“阿耶,我是要能打能飞头脑还好的那种。”

  郡王“嗯”了一声。

  李观镜确认完,仍旧徘徊不去,郡王停下笔,抬头看他,问道:“怎么?还有其他事?”

  “这个……人就完全归我管了罢?”李观镜说罢,觉得自己表达得太过直白,暗想是否应该说些找补的话。

  郡王早看穿了李观镜那点心思,笑了一声,道:“侍卫既给了你,我自然不会再向他们打听什么消息。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查的东西,问我或许还比你自己去查更快些。”

  李观镜以前不是没问过害自己的人到底是谁,但是郡王夫妇总是会以各种理由回避他的问题,此时郡王既这么说,他便又有了些期待,道:“我若是问,阿耶会将全部实情告知我么?”

  郡王沉默片刻,道:“会酌情。”

  李观镜:“……儿退下了。”

  晚些时候,郡王仆从陈财果然带了两个青年来到李观镜院中,一人叫尹望泉,与李观镜年纪相仿,生得浓眉大眼,面容可亲,不过李观镜与此人略说了几句,便发觉他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过优柔寡断。另一个青年名作郗风,来自郡王妃母族,比李观镜大七岁,他个子很高,比李观镜要高出小半个头,留着络腮胡子,不苟言笑,但其实很细心,在刚进来的时候,便顺手扶正了一个烛台。

  “我父亲可与你们说过什么?”李观镜初步了解了两人的信息后,问道。

  尹望泉道:“阿郎说以后我们二人全凭公子吩咐。”

  郗风点了点头。

  李观镜道:“好,我现在跟前有几件事,需要你们帮我完成。”

  “公子请说。”

  “望泉,我要你跟着我母亲院中的年欢——自然,回后院的时候你不用管,只看她出去的时候,最好是能够与她套上近乎,帮我查到是谁给她五石散的方子,你能做到么?”

  尹望泉应声道:“公子放心!”

  李观镜偏了偏头,道:“大概需要多久?”

  尹望泉果然陷入犹豫之中。

  李观镜忍住皱眉头的冲动,道:“十天,怎么样?”

  尹望泉惊道:“十天?”

  “或者你说几天?”

  尹望泉纠结了片刻,道:“那就……十天罢。”

  “时间确实比较紧,辛苦你了。”李观镜冲尹望泉笑了笑,道,“你先去忙罢,记得不要让别人发觉你在调查她。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报。”

  尹望泉走后,李观镜看着郗风陷入了沉思,他不确定是否应该让郗风执掌郡王的令牌。

  郗风见李观镜一时不说话,便放空了自己,目光呆滞地看着桌子。

  正在这时,侍墨在外面敲了敲门,道:“公子,萨珊王子来了,阿郎让你出去见一见呢。”

  “这都快宵禁了,过来做什么?”李观镜一边抱怨一边打开门,问侍墨道,“阿耶为何让我去?”

  侍墨摇头,道:“婢子也不知道,不过陈珂说,方神医也在那里,想来王子是送来了什么珍惜的草药?”

  李观镜想到泥涅师送东西的原因,担心他又拿李璟说事,不由眉头一皱,快步向外走去。郗风沉默地跟在后面,两人很快来到了前厅。

  数日未见,泥涅师一扫先前的颓靡彷徨,变得神采奕奕,见到李观镜,笑眯眯地迎上来,道:“李公子看着大好了,小王也就放心了!”

  李观镜笑道:“劳王子费心,快请坐。”

  “天色晚了,我马上就要走。”泥涅师话不多说,示意仆从奉上一方珠玉点缀的木盒,在李观镜面前打了开来,现出其中一枚幼儿手掌大小的玉石。玉石色泽淡黄偏白,质地凝重,看上去是一枚成色不错的老玉,经细致雕磨,刻作团凤形状。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李观镜看完之后,负手问道:“这是?”

  “岫岩河磨玉。”

  玉是好玉,但不值得众人大张旗鼓。李观镜眼带疑惑地看向方笙,方笙微微一笑,上前取出玉坠、,尔后手指翻转,指尖拈着一根极细银针,往团凤眼中一刺,那处竟显露机巧,团凤变成了一只腾飞的凤凰,纵使李观镜自诩这些年算是见过世面,也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方笙注意到了李观镜的神情,淡定地将凤凰转了过来,反面凤凰的腹部镶嵌着一颗绿豆大小的深紫色玉石,方笙用银针点了点紫玉,道:“此石名‘东归’,不是天然之物,据说练出百颗永夜丸才会出一颗东归,就是这么大的一颗,因此十分稀少。如今蓝家覆灭,据说永夜丸的配方已经失传,这世间更难找到东归了。”

  听见永夜丸时,李观镜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这是蓝家秘制毒药,李观镜七岁时便领教了它的厉害,一直到如今,他体内的毒也没能解掉,只能每日服药压制。

  “它有什么用?”李观镜问道。

  “配制辉灵丹,可解永夜之毒。”

  李观镜觉得有些荒诞:“你是说,解毒的药材出自炼毒的丹炉?”

  “这不稀奇,世间很多毒草的解药正好便是它身上其他部分。”方笙说罢,皱了皱眉,道,“你难道不知道东归么?”

  李观镜默默看了方笙一眼,不打算在此地继续这个话题,便转向泥涅师,道:“既如此,多谢你相赠,不知王子这里是否有我能效劳的地方?”

  泥涅师笑道:“我也是偶然得之,留着也没什么用,此物既然对李公子的病有帮助,自然是送给你了,莫要见外。”

  方笙将团凤恢复成原状,递给李观镜,道:“还差一味药,此物你先贴身佩着,玉器与东归相协,对你身体有益处。”

  李观镜接过团凤,又听泥涅师道:“除了东归,这枚玉器还有另外一个传说,不知李公子是否有兴趣?”

  俗话说拿人手短,李观镜既收了团凤,自然礼貌捧场,道:“王子说来听听,来人,给王子添茶。”

  方笙清了清嗓子,问道:“可是蟠龙和团凤的故事?”

  泥涅师笑道:“正是正是,原来小娘子也知道?”

  “江湖里传了好些年了,我也听说过。”方笙看了看外面,道,“天色已晚,不如由我代劳说故事,王子觉得可以么?”

  泥涅师对说故事没什么执念,今日来这里主要就是为了送礼,那故事不知真假,只是给团凤的用处锦上添花罢了,既然方笙自告奋勇,他乐得清闲,便欣然答应,与李观镜道别后,满意地带着仆从离去。

  李观镜目送泥涅师走远,回身嘱咐人关门,待他回到前厅时,方笙和郗风还等在那里,李观镜有心与方笙单独聊聊,便让郗风先回兰柯院,他则带着方笙往后院一处假山凉亭去。

  今日虽是朔月当空,但登上假山之后,月光还是倾洒而下,不用灯笼便能看清周遭的事物。

  李观镜挑了一个角落,将面容隐到了阴影里,开口道:“这些时日多谢你照顾,我知你心中有疑惑,实不相瞒,我也有些问题,还望方大夫为我解答一二。”

  方笙靠在栏杆上,爽快答应。

  “你最近一次与我相遇,是在何时?”

  “四年前。”

  李观镜顿了片刻,问道:“是在钱塘?”

  方笙又点了点头。

  李观镜了然,道:“你应当是遇见我二弟了。”

  方笙笑了一声,问道:“你是说李照影?”

  “嗯。”

  方笙眯起眼睛,探究地看向李观镜,无奈李观镜隐在黑暗之中,她看不清他的神情,无法看出他到底是在逗她还是在说真话。过了片刻,方笙淡淡道:“你没见过李照影罢?”

  “没有。”李观镜迟疑片刻,道,“但他是我的双生弟弟,极有可能与我一模一样。”

  方笙沉默不语。

  李观镜没想到她是这个反应,只得主动道:“轮到你问了。”

  “不必,我已经有答案了。”方笙神情怅惘地趴在栏杆上,看着外面的花草,闷声道,“其实从你醒来那天,我就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一直不敢相信,如果今晚你所问的问题皆是出自真心,说明我的猜测是对的。”

  李观镜被反将一军,无奈顺着问道:“什么猜测?”

  “二公子不是快要到长安了么?等你见到他,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不过到那时,你心里应该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李观镜愣住,一时不明白方笙打的到底是什么哑谜。

  方笙见他探出身子,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忍不住一笑,道:“不如我先给李公子说说蟠龙和团凤的故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