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东宫女宦>第26章

  夤夜,四面八方的风从丹樨卷来,吹得廊庑下的灯盏飒飒作响。

  奉天殿侧殿灯火通明。

  一个时辰内,该来的不该来的,齐齐涌在殿内。

  人头泱泱,偏偏又静谧如厮。

  仿佛是冰面下被冻住的暗流。

  直到王桓护送王晖并杨庆和一行,磕磕碰碰来到殿前,几位老臣风尘仆仆,脸颊挂了彩,谁也不愿意去换官服,而是骂骂咧咧跪在奉天殿前痛哭。

  那哭声被夜风裹挟,从侧殿窗棂缝里窜了进来,仿佛是抽筋一般鞭打着皇帝的神经。

  他捂着生疼的额,连连摆手,

  “快些,让他们进来。”他嗓音充滞着被吵醒的沙哑和不耐。

  刘承恩亲自跨出殿外,瞅见杨庆和与王晖等人,发冠凌乱,胸前的补子溅满了血渍,心如下了油锅似的,急急上前搀扶,

  “我的大人们,竟是受了这等苦楚,快些随咱家入内避风。”

  杨庆和等礼部官员与翰林院的老臣,平日最是擅长嘴上功夫,七手八脚相互搀着,一道闯入殿内,望见皇帝,老泪纵横,先是无比委屈哭了一场。

  皇帝被他们哭得脑仁疼,拍着御案,“别哭了,有话就说!”

  杨庆和忙收住哭声,一五一十控诉道,“郊祀结束,臣等随殿下回程,还未上马,忽然林子里窜出一伙流寇,一股脑子冲着殿下射箭,将仪仗冲得四分五散....说是流寇,可老臣瞧着他们训练有素,脚步轻快,怕是有人蓄谋,说来羽林卫也该是禁卫中的佼佼者,偏偏自从丁毅将军执掌后,战力连个流寇都比不上....”

  杨庆和冷飕飕的视线扫向一旁满脸血污的丁毅。

  丁毅倒是认得痛快,哭丧着脸跪了下来,“陛下,是臣无能,臣没能保护好四殿下,请陛下责罚。”无论怎么狡辩,羽林卫失职是事实,他不会蠢到这个时候再惹皇帝动怒。

  上回琼林宴,杭贵妃设计将荣安撤换成丁毅,很难让人不相信丁毅不是受五皇子指使。

  皇帝自然怒不可赦,抓起手边的一面砚台,便朝丁毅砸了去,丁毅不仅不躲,反而愣是将额头上前一送,让皇帝砸了个正着,登时被砸得头破血流。

  容语瞥见丁毅这般举止,暗暗冷笑,不得不说这个丁毅算是聪明,很懂得如何迎合皇帝。

  以为演一下戏便交代过去了吗,当然不行。

  王晖立即站出拱手道,“臣恳求陛下立即派锦衣卫去郊外捉拿流寇,此外,臣之所以落后殿下一段时辰回宫,实则是逮住了几名流寇,如今人已交去了都察院,正由巡按御史许鹤仪审问。”

  王晖让朱承安与侍卫换了衣服,躲开流寇袭击后,做了两件事,其一让随行的心腹无论如何逮着几名流寇,保留证人,其二保住几位老臣,有了这些老臣,金殿之上便可获得更多的支持。

  皇帝沉吟片刻,“一个时辰前刘承恩禀报了朕,朕已令陆珣前往城郊抓人。”

  王晖面色冷峻再道,“此外,臣数度派人前往皇城求援,可不知怎么回事,今夜当值的官员均被二殿下控制在府中...”说到此处,王晖寒芒扫向二皇子朱靖安,

  “殿下可否解释下,为何把所有当值官员控制在府邸?”

  朱靖安闻言先是做讶然状,旋即掀起蔽膝,含泪扑跪在地道,“父皇,儿臣冤哪,儿臣今夜遵父皇令在府内设宴,宴席未半,王妃与王孙所住正院突发大火,信儿..信儿被人喂了毒,至今昏迷不醒...”二皇子说到此处,已是泣不成声。

  一身绯袍的谢堰立即越众而出,跪地道,“陛下,臣今夜受殿下所托,招待贺客,王孙被害后,臣只得下令封锁王府,搜查贼人,至于耽搁援救四殿下....”谢堰闭了闭眼,伏低道,“臣有罪,是臣之过....”

  谢堰是明德长公主的嫡次子,自小被太后养在宫中,太后临终一再嘱咐皇帝照看谢堰,对他,皇帝总是多几分宽容,“你也是无心之失。”言罢,眸色一凛,沉声道,“那朕问你,那贼人可抓到?是何人害朕的王孙!”

  谢堰一时默然。

  脑海浮现那片行云流水的字迹,

  “四殿下已安全回宫,五皇子计划落败,既是如此,谢大人与二殿下当真要被拖下水吗?”

  “扣押官员的人是二殿下,这一点二殿下无论如何撇不开,请谢大人三思....”

  窗下铜灯摇曳,发出呲呲的声响,衬得这一刻的大殿越发寂然。

  所有目光落在那看似跪着,却依然气度威赫的男子身上。

  容语双手垂落,立在朱承安身后的角落里,从她的角度恰恰看清谢堰的侧脸。

  炽热的灯芒化不开他眉间的霜雪,他眉目沉静,静默许久,终于在一片沉甸甸的期待里抬眸,嗓音清定,

  “那下毒与放火的贼人,正是五殿下送来的舞女。”

  “什么?”

  “胡说!”

  朱佑安闻言脸色骤然大变,“谢清晏,本王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冤枉我?”不等谢堰回答,他狭长的凤眼眯出一线血色,怒气腾腾望着朱靖安,“二哥你说呀,我今晚到底有没有害侄儿?”

  只要二皇子与他还在一条战线,他笃定朱承安抓不到他的把柄。

  可一旦谢堰倒戈,一旦朱靖安为了自保划清界限,局势便急转直下。

  朱佑安从来没像此刻这般心头惴惴,仿佛是乘了一艘漏水的船,随时可能被淹没。

  而现在,朱靖安便是他最后一根稻草。

  朱靖安听了谢堰的话,也是狠狠吃了一惊,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谢堰,谢堰垂着眸并未给他任何暗示,可朱靖安浸润朝堂多年,自然明白谢堰的打算。

  他避开朱佑安灼灼的视线,不自然地回过身,“父皇,儿臣一直守着信儿...外面的情形儿臣不知,刚刚也是被刘公公传话,方知四弟出了事,至于府内追查刺客一事,一直是谢堰在处理,他说的...该是事实吧....”

  朱靖安将烂摊子抛下。

  朱佑安的心滑入冰窖,膝盖一软,扑跪在地,手指蜷起狠狠拽着地毯,半晌咬牙红眼望着皇帝,神色凄然,“父皇...儿臣今夜确实送了舞女庆贺二哥弄璋之喜,至于四哥出事,儿臣也是刚刚知晓,儿臣被刘公公传入奉天殿,原一心念着父皇安康....不想,二哥与四哥联手,诸位臣工众口铄金,指责儿臣大逆不道,残害兄长与子侄....”

  朱佑安说到此处,笑出一行泪,“既是如此,父皇将儿臣绑了吧,儿臣不辨一词。”

  王晖在一旁冷笑,“五殿下还真是一张好嘴,能将黑的说成白的,除了你,谁能处心积虑对付四殿下。”

  朱佑安反唇相讥,“王晖,你放肆,该是你见父皇宠爱我些,便屡屡针对本王,今日罗列这个罪名,明日又安上一桩逆案,本王能好端端活在现在,全靠父皇庇佑...”

  王晖也算能言善辩,愣是被朱佑安驳得面红耳赤。

  朱承安负手在侧,冷冷插了一句,“五弟不是说不辨一词么?父皇在上,岂会冤枉你。”

  朱佑安脸一绷,狠狠剜了他一眼。

  皇帝见三个儿子均卷入其中,只觉头大,又重重拍了下御案,“别吵。”皱着眉问谢堰,“证据何在?谢堰,朕告诉你,指证皇子,可不是等闲,你最好给朕拿出实证来。”

  谢堰不慌不忙起身,朝皇帝一揖,“臣入殿之前,将贼人线索提交给了东厂徐公公,徐公公此刻正在审那些舞女,想必很快会有答案。”

  谢堰话落,一紫袍太监疾步跨入,匆匆来到御前,正是东厂提督徐越,他低声禀道,

  “陛下,臣刚刚审问了那批舞女,五殿下送来的有十五名,结果只剩下十四名,其中一人谎称腹痛,潜伏在王府行事,后来事发,又乔装成官宦女,逃了出去。”

  徐越还有一段话没说,那为首的舞女胜兰,已亲口承认是受朱佑安指使,可眼下情形不明,徐越不敢擅自给五皇子定罪。

  容语闻言身影挺直,八风不动。

  这厢徐越继续道,“臣讨陛下示下,要不要去五殿下府中搜查?”

  朱佑安脸色一变,“父皇,即便真是舞女行刺,也不能说明是儿臣指使,万一那人故意潜伏在儿臣的人里,意图嫁祸儿臣呢。”

  倒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可问题是,所有事情串起来,五皇子的舞女潜入二皇子府作乱,意图杀害皇长孙,并迫得二皇子封府,将所有可能营救四皇子的官员扣在府中,与此同时,四皇子在郊外被流寇袭击,差点身亡,又迟迟等不来救援。

  如果谋划成功,一箭双雕,五皇子是最大的赢家。

  皇帝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端倪,他狠狠瞪了一眼朱佑安,“朕平日教导你好好读书,你却偏偏游手好闲,倘若再这般不长进,朕定不轻饶你。”

  朱佑安闻言磕头如捣蒜,顷刻额尖现了血色,模样十分可怜,“儿臣回去便将所有舞女遣散,以后定刻苦习书。”

  众臣听了父子二人这般对话,心凉了半截。

  皇帝明面上斥责了五皇子,实则是在维护他。朱承安好端端的站在这里,随行臣工也无大碍,只损伤了些羽林卫和金吾卫,这些侍卫还不值得他动自己的爱子。

  当然,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心本就是偏的。

  徐越身为东厂提督,侍奉圣躬多年,自然晓得皇帝这是不让他去五王府探查的意思,他直起身子,稍稍退去一侧。

  就在场面冷寂之时,容语忽然轻飘飘问谢堰道,

  “谢大人,我很是好奇,以谢大人之能耐,为何让那舞女逃脱?什么样的人能避开王府层层封锁,我还真是佩服呢。”

  容语说出这话,脸不红心不跳。

  谢堰朝她投来清冽的眸光,四目交汇,很快又错开。

  谢堰再次上前躬身,“陛下,这名刺客着实罕见,她擅易容,乔装成一名贵女逃出王府,臣发现后,当即点了十八名侍卫追捕,追至城门口时,她出了杀招,将臣的十八名侍卫通通杀死,臣也险些丧命.....”

  杨庆和在这时突然接话,“谢大人说那名女刺客擅长易容,我便想起采选宴上,也有一人伪装成沈家姑娘,一路将许松枝送入副贰的位置。”

  朱佑安听到这里,眼珠子瞪圆,“你们什么意思?不会说那女刺客是本王派得吧?”

  众臣交换了个眼色,纷纷不做声。

  显然是默认。

  皇帝微微掀起眉头,“一名女刺客,能击杀十八名侍卫?”

  朱靖安在这时苦笑着接话,心痛道,“父皇,那十八名侍卫是当年儿臣开府时,您从大内挑选给儿臣的精锐,不想齐齐丧生那女刺客之手.....”

  皇帝这下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堪堪一名女刺客,便能屠杀十八名大内侍卫,这无疑是挑衅皇权。

  朱佑安意识到形势不对,“不是我,不是儿臣,父皇,儿臣府中并没有这样的人.....”

  皇帝冷瞥了他一眼,吩咐徐越,“你亲自带人搜查五王府。”

  搜查的结果没有令人失望。

  五王府的娉婷院里圈养了各色各样的舞女,不仅如此,其中还有一间地牢,众臣自然而然认为那名武艺奇高的刺客,定是被五皇子藏在地牢里。若非见不得光,如何弄一间地牢呢。

  五皇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尤其皇帝在这时质问他,

  “人呢,被你藏去哪了?”

  五皇子叫天哭地,爬到皇帝跟前,抱住他裤腿,“父皇,真的不是儿臣,儿臣府中没有女刺客.....都是他们设计的阴谋,他们想陷害儿臣....”

  可惜,那女刺客确实出自五王府,上回采选宴,他也确实成功婚配于许松枝。凭他一百张嘴辩白,也无济于事。

  皇帝恼怒至极,将满案的折子齐齐扫在他脸上。

  “你太可恨了,朕一贯偏爱你,你却恃宠而骄,竟敢纵容底下的人胡作为非....”

  朱佑安闻言一顿,立即明白皇帝言下之意,再次响当当地磕头,“儿臣有错,儿臣疏于管教,没能约束底下的人....但是,儿臣真的没让人给侄儿下毒,更没让人袭杀四哥...父皇,您要信儿臣呀....”

  明眼人都看出来,皇帝一股脑在给五皇子脱罪,摆明了不想放弃这个儿子。

  五皇子可保,其他人却罪不可恕。

  冷眼看了一出戏的李蔚光,终于舍得迈出步伐,气度凌然,

  “陛下,五殿下确实对底下的人疏于管教,以至于有些人恃才傲物,藐视皇权,陛下请想,五殿下日日在宫中侍奉陛下与娘娘,是何人帮五殿下圈养刺客?”

  “又是何人能调度那么多流寇袭杀当朝皇子?”

  “又是何人能让东城兵马司指挥使拦东宫之驾....”

  哪怕在这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他依然如寒天松柏。

  李蔚光语气平和,却字字珠玑,直指当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武将之首杭振海。

  杭振海脸色数度龟裂,红一阵,白一阵,指甲嵌入肉里,方控制住情绪,发出一声沙哑的叹声,

  “李太傅当真是好口才,太傅曾设教坛于宫墙,二殿下也尊称您一句老师,谢堰更是你的得意弟子,你与四殿下的渊源....我便不说了吧....您是文臣之首,人人以你马首是瞻,你红口白牙指认我,我又能说什么呢?”

  李蔚光脸色微微一抽,又瞬间恢复镇定,从容回道,“杭都督也算是跟随陛下的老将,什么时候学了妇人那套胡搅蛮缠,我身为左都御史,既然指正你,必定是有证据的。”

  李蔚光话落,朝皇帝拱手,“陛下,许鹤仪就侯在殿外,想必他已有了结果。”

  皇帝寒声吐出一字,“宣。”

  许鹤仪裹挟一身正气,大步跨入殿内,将审案的状词递给刘承恩,呈于皇帝,

  “陛下,臣发现那些流寇,右手食指第一节 均有厚厚的一层茧,而据臣所知,能造成整齐划一厚茧的军器,只有神机营的□□,臣又遣人去神机营提来在册名录,神机营常备三万,备用两万,而这备用的两万兵力又分散于六处卫所,此六处皆在紧要之地,只要陛下一封手书,臣便可亲自去六处巡查,想必便能查出是什么人抽调兵力伪装流寇,袭击四殿下。”

  许鹤仪字字铿锵,如珠玉落地。

  哪怕不查,光凭他这一句话,便已说明,那些贼子并非流寇,是有人蓄谋,能调动那么多将士,除了身居高位的都督府首脑,还能是谁呢?

  皇帝闭着眼,脸庞已绷紧到了极致。

  几个儿子拉帮结派,尔虞我诈,他平日皆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超出他掌控的范围,随他们闹。

  可今日,老五府中一舞女可屠杀十八名大内侍卫。

  杭振海敢随意调动备兵袭击四皇子,再这么下去,还不知道能弄出什么阵仗来。

  眼见皇帝脸上阴云密布,杭振海双膝一软,仓惶跪地,想要求情,半晌支吾不出一个字来。

  就在这时,殿门口响起小内使的禀报,

  “陛下,杭贵妃娘娘在殿外求见。”

  殿内众人皆是一惊,定案在即,杭贵妃这一来,不知又是什么情形。

  皇帝眯起眼,陷入犹疑中。

  李蔚光敏锐抬目,看了一眼龙椅上老态尽显的皇帝,这些年这位皇帝沉迷于杭贵妃的温柔乡里,怕是难免被吹枕边风,重拿轻放,轻飘飘处置五皇子一党,于是,他一贯悲悯的眼眸,罕见现出一抹凛色,

  “陛下,今日四皇子郊祀,实乃代天子出行,贼人明面上是袭杀四皇子,实则是无视君威。”

  李蔚光一句话,如利剑戳到帝王的心窝里。

  皇帝闻言重重闭上了眼,默了半晌,摆了摆手,

  “让贵妇回去。”

  “来人,传旨,剥夺杭振海左都督之职,回府待审,其他一干人等该撤的撤,该拿的拿,郊祀一案三司会审,李卿,你连同刑部时秉谦与大理寺宋达,尽快查个水落石出,至于五皇子....幽禁府内,无诏不得外出。”

  比起李蔚光这等文臣,皇帝最怕的还是手握军权的武将。

  “至于靖儿,你今夜受了惊,朕会补赏你,你快些回去看看朕的皇孙,一定不惜代价将他治好。”朱靖安哭着跪下谢恩,明明是罪魁之一,却因谢堰当机立断,摇身一变成了苦主。

  皇帝最后又看了一眼朱承安,什么都没说。

  “好了,闹了一夜,朕乏了,有什么事天亮再说,都散了吧...”这位耳鬓泛白的皇帝,疲惫地挥了挥手,扶着刘承恩的手,缓缓往后踱去。

  .........

  容语从奉天殿出来时,迎面一股凉风拍在她脸颊,她吸了一口凉气入肺腑,肺腑受寒,忍不住剧烈地咳了几声。

  东边天际浮现一抹鱼肚白,隐隐似有霞光探出来。可天色依然很暗,暗到无人瞧见她掌心一抹血。

  她拂去唇角血色,快步往东侧下台阶。

  朱承安被大臣们请走,她不用作陪,打算回东宫稍作歇息。

  沿着台阶下到中左门,再往前过一道宫墙,便是东宫,她扶着白玉石阶疾步往东掠去,忽然一道黑影从树丛后跃出,一人卓然而立,拦住了她的去路。

  容语抬目,见是谢堰,缓缓将手背在身后,疲惫问,

  “谢大人还有事?”

  远处宫墙上晕黄的灯芒,与天际微亮的霞色,在他身上交织出一片朦胧的光。

  谢堰深深望着容语,绷直的唇线抿了再抿,想起她的身份,仿佛一腔晦涩不知从何说起,目光落在她唇角那一点点红,怔惘开口,

  “双枪莲花出手,不见血不收,你放过了我,它便会噬主...”

  他尾音似被夜色浸染,

  “你可还好?”

  容语闻言微的一愣,神色平静道,“并无大碍。”

  谢堰默然,静静看着她苍白的脸色,终究什么都没说。

  今夜,他为了替二皇子脱罪,与容语短暂联手,将杭振海拖下水,重创五皇子一党。

  算是各取所需。

  容语见谢堰欲言又止,再道,“先前两次蒙谢大人襄助,今日我们两清。”

  “往后,我们各为其主,各凭本事。”容语丢下这话,越他而走。

  谢堰手中拽着她写得那封手书,怔了片刻。

  待回神,那清秀如竹的身影,已于夜色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