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67章 第六十七章,称帝

  韩国、魏国割地的消息传到赵国,赵国满朝哗然、又怒又恐。

  秦国强大的兵力国力本就是赵国的忧患,如今秦、韩、魏结成盟友,若三国合力伐赵,赵国焉能抵挡?于是赵相李兑出使齐国,请求与齐国结盟。

  然齐王田地心气颇高,拒绝与赵国结盟。

  李兑也不放弃,几次多番的赴齐国游说。

  这一游说,前前后后竟持续了两年!

  齐王始终不为所动,齐国不仅不与赵国结盟,甚至在齐赵边境挑起了数次争端。

  秦王嬴稷觉着好气又好笑,与魏冉抱怨道:“田地那厮是怎么回事?怎的就和赵国卯上了?寡人还等着田地去捅宋国啊!”

  魏冉悠悠的一笑,道:“好饭不怕晚,大王安心等待即可。”

  嬴稷道:“这几年大秦仅是扩充军队、训练兵马,没打大仗,列国会否轻视了大秦的威望?”

  魏冉笑道:“大王想要立威,实也不必非要打仗,可以试试别的途径。”

  嬴稷纳罕道:“哦?舅父有什么好主意?”

  魏冉道:“称帝。”

  嬴稷唇角微扬,似笑非笑的道:“不瞒舅父,寡人其实也动过这个念头,但如今这局势,东方列国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寡人若是率先称帝了,恐怕会遭到列国的联合讨伐。”

  魏冉笑道:“这不难办,大王您再找个搭子,两人一道称帝,那样您就不是众矢之的了。”

  嬴稷眼珠一转,问道:“舅父的意思是,寡人拉上田地共同称帝?”

  魏冉道:“正是,齐王田地自高自大,想来不会拒绝这一提议,届时大王与田地皆有帝号,其余诸侯国便不会单单憎恨大秦。而田地称帝,一定会大大的激怒宋王戴偃。”

  嬴稷哈哈笑道:“‘称帝’一事,原来全是为了对付齐国!”

  魏冉微笑道:“大秦今时之盛势,海内佼佼,足见大王的雄才与功业已然凌驾于其他诸侯,大王乃是实实在在的华夏之帝,这地位根本无需区区一个称号来判定。而微臣知悉,大王心中更希望的,恰是寻找良机削弱齐国,乃至消灭齐国!”

  嬴稷笑着颔首:“知寡人心意者,莫若舅父。”

  遂尔,秦国使臣带了国书入齐,在临淄拜见齐王田地。

  田地听完使臣来意、阅罢秦王国书,兴奋异常,便即同意与秦王嬴稷并称华夏双帝。

  由于齐国地处东方,秦国在西方,所以齐王田地的称号是“东帝”,秦王嬴稷称“西帝”。

  这两位国君称帝后,三晋、楚、燕、宋、鲁等国俱是愤怒,认为田地和嬴稷违制越礼、大逆不道。

  赵相李兑又奔赴齐国,这次他没有直接面见田地,而是去拜访了齐国的客卿苏秦。

  苏秦口才极佳,又深得田地宠信,故而李兑想请他出面规劝田地取消帝号。

  苏秦呵呵笑道:“大王此刻正在兴头上,是听不进劝的,不过奉阳君放心,待大王的兴头一过,苏某自会进谏。”

  李兑作揖道:“劳烦苏先生了。还有我们赵国与齐国结盟一事,也望苏先生能帮忙玉成。”

  苏秦道:“苏某定当尽力而为。”

  与此同时,宋国又发兵攻取了泗上一带的几个小国,这些小国原是长年尊奉齐国的。宋王戴偃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几乎天天嘲骂田地:“田地那等鼠辈也敢称帝?真是天大的笑话!”

  列国当然也诟骂嬴稷,但仅是诟骂而已,嬴稷毫不在意。

  秦军照旧招兵买马的扩军,耐心休养、勤奋练兵。

  军营中时常举行蹋鞠比赛和新兵摔跤比赛,白起和婷婷若有闲暇,就会一起坐在场外观赛。

  有一员新兵的表现甚是出彩。那是个约十五六岁年纪的少年,身长近八尺,虎背蜂腰,竦眉俊目,肤色稍为黝黑。他已连续三次在摔跤比赛中夺魁!

  这第三场摔跤比赛,白起和婷婷正好来到场外观赛。

  赛后,王龁将那少年领到白起和婷婷跟前,道:“起哥,嫂子,这小兄弟说与你们是认识的,非要来见你们一面。”

  他刚说完这句话,那少年已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朗声道:“小可王陵,参见大良造!参见大良造夫人!”

  白起点一点头,道:“你的身手不错。”

  王陵双目炯炯放光,道:“谢大良造夸奖!”

  婷婷蹙着细眉,喃喃道:“王陵……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王陵满脸堆笑的望着婷婷,激动的道:“仙女姐姐!四年前您在渭水救了一个男童,您还记得吗?那个男童是小可的弟弟王原!小可当时在渭水中参加竞泳赛!”

  王龁右手按在王陵肩膀上,严肃的提醒道:“军营重地,别姐姐妹妹的瞎喊!”

  王陵讪讪的向婷婷行礼致歉:“小可失礼了,请夫人见谅!”

  婷婷苦思冥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忆起那日的情形,喜道:“哦!我想到了!那日渭水竞泳赛,你是游泳游得最快的那个!”

  王陵欢呼:“正是了!正是了!”

  婷婷慨然道:“哎呀,一晃已是四年过去了,你现下已长得如许高、如许强壮了!”

  王陵两腮泛红,但因肤色偏深,红晕不明显,道:“夫人对小可家的大恩大德,小可全家永远铭记!阿原年纪尚小,还无法为夫人奔走,但小可已长大成人,愿为夫人效犬马之劳,任凭夫人差遣!”

  白起剑眉倏皱,搂在婷婷腰间的手臂不由得收紧。

  婷婷爽朗的笑道:“我有我的夫君照拂着,平日里用不着差遣旁人。不过你既然已是秦军的战士,那么他日在战场上,我们便团结一心,共建军功吧!”

  王陵抱拳道:“谨诺!”

  王龁对王陵说道:“阿陵,你该归队了,过半个时辰你们还得训练骑射。”

  王陵笑道:“王将军说的是。”遂向白起夫妇抱拳施礼,起身告退。

  婷婷“嘻嘻”低笑,双臂抱住白起身躯。

  白起也笑了,笑着吻了吻婷婷雪白的脸颊。

  次年,公子柱年满十五岁,娶了同龄的楚女为妻,并搬出王宫,住进宫外的府邸。

  此楚女姓芈名婧,长得高挑苗条、面若春花,是一位十分明丽的少女。她与太后是本家,言行又颇为伶俐,因此深受太后喜爱。

  公子柱与芈婧一完婚,太后便要嬴稷赏赐给芈婧一个封号,为“华阳夫人”。

  公子柱也非常钟爱芈婧,他将自己居住的府邸命名为“华阳府”。

  这日,公子柱带着芈婧进宫拜望太后和唐夫人。四人在甘泉殿说了会儿话,太后要歇息,唐夫人便与儿子儿媳辞出甘泉殿,来到花苑。

  只见一棵枝叶葱茏的银杏树下,一男一女两个孩童、和两只小金丝猴,正围着一名娇俏的红衣少女追逐玩闹。五步开外,一位华服宫妃端坐在一张竹床上,左右各有一名宫女伺候,那宫妃正神态温婉的望着孩童与少女。

  公子柱心弦剧颤,冲口喊道:“美人小姐姐!”

  红衣少女回眸一瞥,连忙转身下拜,道:“唐夫人安好,柱殿下、华阳夫人安好。”

  一只绿色的大鹦鹉飞下枝头,落在少女肩上,叫道:“唐夫人安好!柱殿下、华阳夫人安好!”

  那坐在竹床上的宫妃也走将过来,携着两个孩童,朝唐夫人行礼。

  唐夫人笑道:“希妹妹,小仙女,小公子,小公主,快快免礼了!”

  婷婷道谢,缓缓站起身,两个孩童立刻一左一右抱住她的衣袖。这两个孩童正是希儿的儿女,嬴遐、嬴宓。

  芈婧笑盈盈的向希儿施礼:“希美人好。”然后也向婷婷施礼:“美人小姐姐好。”

  婷婷错愕道:“华阳夫人万万不可称呼妾身为‘姐姐’,这是有违礼数的!”

  芈婧笑道:“阿柱喊你作‘美人小姐姐’,我自然也该喊你‘美人小姐姐’,嫁夫随夫嘛。而且美人小姐姐看上去与我年纪相仿,个子又娇小,更似我的妹妹呢,我若按照辈分喊你‘婶婶’,那真是怪别扭的。我也不想喊你‘大良造夫人’,因为那样实在显得太见外了。”

  婷婷雪腮微红,不知该如何接口。

  嬴遐抓住婷婷一手,脆声笑道:“我们继续玩呀!”

  婷婷点头答应,旋即与嬴遐、嬴宓退到了一旁。

  唐夫人挽了希儿,两人坐到竹床上闲聊。

  公子柱怔怔的站在原地,双眼望着弟弟妹妹与婷婷玩乐的情景,心中仿佛涌动着千层巨浪,不得平静安宁。

  其实从他十三岁那年开始,唐夫人便谨遵礼法,不再带着他于后宫内随意走动,更未曾再带他去蒹葭殿,他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约见婷婷,所以他与婷婷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而即使两人难得见面,他也再不能似从前那般拉着婷婷的衣袖撒娇卖乖,他甚至不能贸然的靠近婷婷。

  他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了男女之防,知道要守礼,知道身为一名贵族公子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与风度。

  他如今的确是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少年公子,但他却深深的难过、由衷的悲伤!

  他对婷婷绝无男女之爱的想法,他仅是喜欢这个美丽又亲切的“美人小姐姐”,在他心目中,婷婷是他的至亲之一,比他的亲生手足还要亲!

  可他却再也不能与他的“美人小姐姐”亲近了!

  “人为什么一定要长大?我为什么不能永远是个小孩子!”他不止一次的抱怨,痛心疾首,几度垂泪。

  此刻,他望着无忧无虑、嘻嘻哈哈的弟弟妹妹,心底当真是无比的羡慕、无比的失落。

  芈婧瞧见公子柱在发呆,遂半眯了凤眼、婉然而笑,将脸庞靠在公子柱颈边。

  公子柱胸中一荡,颓唐的精神迅速振奋。

  “长大成人,毕竟也是有好处的。有失有得,有得有失……”他淡淡而笑,伸臂搂住了芈婧。

  在东方,宋国大军已将吞并泗上的所有土地,戴偃威胁齐王田地:“务须取消帝号,否则便是逼着寡人挥师伐齐!”

  其实田地早就想收拾宋国,只不过田地认为宋国成不了大气候、而兵强马壮的赵国才是齐国的心腹大患,是故他一直把伐赵作为国家的首要战略。

  但宋王此番挑衅,无疑是彻底的惹恼了田地,客卿苏秦眼瞅时机成熟,便进言道:“东帝,您与那嬴稷共同称帝,招致天下诸侯的怨愤,诚然不值当也。倒不如暂且去了帝号,重获诸侯们的信任,再集中力量攻打宋国。”

  田地道:“寡人去了帝号,即是得罪了秦国,恐怕也不妥吧。”

  苏秦笑道:“秦国离齐国甚远,就算那嬴稷恼怒,也不可能发兵打到这里来。而且您去了帝号,天下就只剩嬴稷一人称帝,那局势必然将是诸侯爱齐而恨秦,届时微臣正好可以去列国游说,煽动他们联合伐秦,待他们都忙于西征,就顾不上关照宋国了,咱们齐国便可趁机灭了宋国,岂不美哉?”

  田地听罢此计,哈哈大笑,称扬道:“伐秦,灭宋,苏先生这招一石二鸟之计,着实高妙!”

  苏秦又道:“为了显示齐国不与秦国同流合污的决心,还请东帝先与赵国结盟。”

  田地想了想,道:“也罢,那戴偃太过嚣张跋扈,待寡人先灭了宋国,再转头对付赵国不迟。”

  于是乎,田地取消“东帝”之号,照旧称“齐王”,并约赵王赵何在阿地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