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九千岁>第83章 权衡

  昏暗的大殿中,萧毅瑾蜷缩在龙椅上,过了很久,小金子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他跪在龙椅旁,低声道:“陛下,该用午膳了。”

  萧毅瑾面无表情地坐正了身子,颓然道:“朕还不饿。”

  小金子劝道:“陛下龙体要紧啊……您心中不快,奴才也知晓。再难的事儿,往后有的是机会慢慢筹谋,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只会亲者痛仇者快。”

  “亲者痛,仇者快?”萧毅瑾自嘲的笑了笑:“谁是亲?谁又是仇?如今朕都已经分不清了。”

  “那也要用膳啊。”小金子担忧不已:“奴才特意让御膳房蒸了八宝饭,平日里糯米饭太后娘娘不让您多吃,今日陛下便用一些吧。若是太后娘娘发现了要打奴才板子,陛下能多吃上一些,即便是奴才挨顿板子那也值得了。”

  “知道你忠心。”萧毅瑾抬眼瞧了一眼小金子,神情讥讽地笑着道:“只是可叹,朕堂堂一国之君,连口腹之欲都要受制于人,平日里喝不得浓茶,饮不得烈酒,糕点也要限量,就连区区八宝饭都吃不得……你说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陛下!”小金子不知萧毅瑾压抑了这般多的不满,一时失言不仅没能宽慰萧毅瑾反倒是雪上加霜让萧毅瑾更加不忿,小金子立即宽慰道:“太后娘娘也是为了陛下着想,陛下脾胃弱,确实有些东西不宜多吃……”

  “行了!”萧毅瑾叹息着摇了摇头道:“你退下吧,朕如今着实吃不下。”

  “陛下!”小金子还想再劝,可是萧毅瑾已经疲倦的闭上了眼睛,他也只能将无数宽慰的话语吞入腹中。

  小金子刚要告退,忽然御书房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小太监疾步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陆少爷求见。”

  “陆少爷?”萧毅瑾睁开眼,疑惑的问道。

  小太监受不住萧毅瑾凌厉的眼神,颤抖着跪在了地上道:“陆永安求见……”

  萧毅瑾疑惑,陆永安此刻来这里做什么,以陆永安的才智,不可能猜不到他此刻的心情,任凭是谁此刻都应该离得远远的,以防他怒急攻心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情。再加上陆永安又是陆家人,此刻求见,不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难道就不怕他迁怒?

  “陛下,见一见吧。”小金子劝道,他当然知道萧毅瑾此刻不想见旁人,尤其是陆家之人,但一直将气憋着心里也不是长久之计,还不如找人撒撒气,萧毅瑾是小金子的主子,小金子自然全心为萧毅瑾着想,至于陆永安,虽然相熟,却也只是寻常相识,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他轻声道:“陆少爷与陛下一同长大,向来处事周全,也听听陆少爷的说法。”

  萧毅瑾看着半开的殿门,点了点头道:“宣。”

  下面跪着的小太监闻言,立即退了出去。不多时,陆永安缓步走了进来,好似看不见满地狼藉,神态与往常一般恭敬,不顾地上脏污直接跪地请安道:“参见陛下。”

  “起来吧。”萧毅瑾摆了摆手,百无聊奈地撑着下巴问道:“此刻求见,可有何要事?”

  陆永安双手交叉与额前,叩首道:“微臣心中愧疚,特来瞧一瞧陛下。”

  “愧疚?”萧毅瑾怒极反笑,他勾起嘴角冷漠地问道:“有何愧疚之处?”

  陆永安跪俯在地上没有抬头,但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丹书铁券之事,皆是微臣不察之过……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微臣必定劝诫叔父与陈先生。”

  “如何劝诫……”萧毅瑾轻笑了一声,笑声中满是苍凉之感:“圣旨已下,丹书铁券也已经送至镇安王府。”

  陆永安抬起头,清澈的眼眸望向萧毅瑾:“微臣以性命担保,无论何种境况,丹书铁券绝不再现于人前。”

  丹书铁券传世福泽后,王爵之下,见之皆拜,可陆永安的意思便是陆家绝不沾染丹书铁券,萧毅瑾坐直了身子,认真地看着陆永安:“你可知丹书铁券代表了什么?”

  “陆家与微臣对大周忠心耿耿,绝无半分不轨之心。”陆永安郑重无比地保证道:“虽然陆家如今落寞,但只要臣在一日必会约束族人,还望陛下相信微臣。”

  萧毅瑾沉思了一瞬笑着道:“只是不知,陆氏之人,是听你的,还是听镇安王的?”

  陆永安闻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却依然垂眸恭敬的回答道:“族中叔伯兄弟皆倚靠叔父立足与京城,十几年前刚回来的时候也全靠叔父才能置办家业,族中上下皆以叔父为首。”说着,陆永安顿了顿,看向萧毅瑾继续说道:“不过叔父向来不太与我们来往,往常年节祭祀家庙皆是由家父主持的。”

  萧毅瑾恍然大悟,陆氏一族虽然依靠陆成泽在京城立足,但实则陆永安的父亲才是陆家真正的族长,也难怪陆永安有底气说出约束陆氏族人的承诺。

  “朕知道了。”萧毅瑾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道:“你退下吧。”

  “是!”陆永安好似只是前来宽慰萧毅瑾的一般,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站起身退了出去。

  陆永安走后,萧毅瑾仰靠在龙椅上,椅背上的龙纹图腾膈得背部生疼,但萧毅瑾却毫不在意,他脸上挂着了释然的笑意,轻声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陆家克制陆成泽……亚父,你要怎么办?”

  帝王之道,本就是孤寡之道,注定不可信赖旁人。他曾经想要信任陆成泽,他将满腔的信任交到陆成泽的手上,可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记教训。无论陆成泽愿与不愿,他们终究会站在对立面,“欲得之,必夺之……”与其像如今这般畏畏缩缩患得患失地期盼着旁人施舍,不如自己上手去争去抢,即便再难也不会再让自己心伤。

  原本以为他与前世不一样,可如今还是要走上前世之路。看来命运使然,无论如何改变,他与陆成泽之间都不会平和。

  不过今生萧毅瑾对陆成泽已无愤懑之感,也期望他们之间不会走上前世的结局……

  他原本想着,若如前世一般,扶持其他势力克制陆成泽,他又担心权衡之道会在陆成泽失去权柄之后伤到陆成泽,也担心两方相争最终损耗的是大周的国力。如今陆永安倒是提醒了他,寻到了两全之策。

  若是分薄陆成泽权势之人中有陆家人会如何?

  陆成泽知晓了会怎么办?

  会错愕、会恼怒、亦或是难以置信……

  无论陆成泽是何种反应,萧毅瑾都觉得无比期待。

  “摆膳吧,朕许久没有尝过糯米八宝饭了。”萧毅瑾站起身,小金子立即上前伸出手臂扶住,萧毅瑾边走边继续问道:“第一个出列附议之人是安丞相?”

  小金子愣了一瞬,快速回过神来,如今能让萧毅瑾记挂在心头的也就是早朝的那枚丹书铁券了,小金子思索了一下,答道:“是。”

  萧毅瑾声音含着一丝狠戾,一字一字慢悠悠地说道:“安丞相的嫡长孙如今可是在翰林院?”

  “是。”小金子也同样压低了声音答道:“去年科举殿试第四名,陛下亲点的传胪。”

  “看来安丞相嫡孙颇有祖父之风。”萧毅瑾冷笑着道:“如此聪慧之人在翰林院虚耗着可惜了,岭南府下的琼安县缺了一个县令让他去。”

  小金子微愣,外放官员分为几种,一种是走门路外放到富饶之地,无功无过,晋升不易却也生活舒坦。另一种是陛下将心腹下放到穷乡僻壤历练,一旦做出政绩便可快速飞升回京担任要职。

  可是如今陛下所说的岭南府下琼安县却不在这两者之中,那儿地处荒凉人口稀少,县下的镇子人口不足三百户,比京城的郊外的小乡村人口都要少,数年来琼安县直接由岭南府知府代管,并没有派下县令……若只是贫穷倒也罢了,只要善谋划有门路总能好好发展,但若是连人丁都不足便是手眼通天也做不出政绩,没有政绩便不得晋升,恐怕终身都要困在那里了……

  萧毅瑾踏出大殿,陡然出现在阳光之下,受不住强光眯着眼睛看向天空,轻声道:“既然选择了,便要付出代价……朕要让所有人知道谁才是大周的主人,朕奈何不得陆成泽,还要连同他们一同忍受了吗?”

  萧毅瑾承认这便是迁怒,自从重生以来,他一直收敛着脾性,纵使再厌恶之人,都忍耐着没有做出任何任性之举,他努力想做一个明君,一个将大周权益凌驾于个人喜恶之上的帝王。

  但是他忘了,在他毫无权柄的情况,过多的忍让只会让人觉得懦弱。他们惧怕陆成泽,却早已忘了对帝王的畏惧之心。所以在他与陆成泽相悖之时,他们宁可得罪他也不敢得罪陆成泽。

  恩威并重,既要施恩,亦要让他们感到畏惧,才是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