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陈祖基>第34章

  说罢,对着酒坛用袍袖轻轻一拂,封在坛口的泥巴霍然落地,姬九常面对坛口,似乎在闻酒的醇香,酒坛里却响起了一阵呼噜声,说也奇怪,坛内的酒像龙汲水般地倒吸上来,一会儿像涓涓细流、一会儿似浪涛飞溅,全往姬九常口中飞泻,只一刻的工夫,坛内已干。

  姬九常将嘴巴一抹,连声称赞:"清香爽口!好酒,好酒!来来,诸位都来尝尝!"俞姑也成竹在胸,走上前去说:"当年文君当垆,千古传为佳话,今天这酒我来分送给大家。"

  她拿过酒杯,一个一个地摆在坛前,掸落坛上的泥封,酒香飘溢满厅,她一手拿酒杯,一手在坛口轻轻一舀,手没沾酒,那酒却像用勺子舀上来一样,迅速灌满了酒杯,一舀一杯,一舀一杯,掷空扔给上官彤、柳荫崖、姬澄、解骊珠。周而复始,依次轮流,霎那之间,厅堂里酒杯在半天空来来往往,飞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圆圈,不一会儿,两坛酒均已告罄,那两个送酒席脚夫模样的人看呆了,唯有老苍头冷静地在旁观看,一言不发,突然,俞姑把早就舀满放在边上的三杯酒,不晃不溢,整齐地托于自己的右手和手腕上,对着老苍头说:"老管家,感谢你为我们送来好酒,一路辛苦,理当敬你三杯。"倏忽间,俞姑把手臂前后一搓,三杯酒像三点流星似的向老苍头飞去。

  俞姑这个举动,虽然来得突然,但那老苍头却并不慌忙,他等那三杯酒飞近他面前,从容不迫地伸出两手,并撅起嘴巴,准备等三杯酒飞到时把它衔住,他摆好了架势,却出乎意料,三只酒杯正要接近他的嘴巴,不知怎么搞的,竟又飞了回去,老苍头接了个空,倒把他愣住了。

  原来这是罗刹女为了试探老苍头的虚实,才使出来的绝招,她利用手腕的一搓,使酒杯有了一股回旋力,就像小孩子玩儿竹蜻蜓,飞了出去,又飞回自己手中。就在老苍头一愣的霎那之间,罗刹女对着飞回来的酒杯,刷地一个劈空掌,那三只酒杯由三点并合在一起,向老苍头劈面撞去,这个猝不及防的疾迅动作,老苍头无论如何也来不及用手去接了,只得侧身闪躲,三只酒杯擦耳飞过去,哗啦,哐当,一起撞在柱子上,老苍头身上溅满了水珠,他的睑色顿时就像喝醉酒似的,涨得通红。

  他不敢在此久留了,尴尬地拱拱手说:"承情,列位宽饮一杯,老奴这就回山告禀主人去了,以便准备迎候各位上山,不知可有什么回话吩咐?"姬九常说:"老管家,请你多多谢过老庄主,就说我们如约在十四日一定去上天峰,有话见面时再叙吧。"老苍头连连答应,领着两个脚夫,推起空车走了。

  这里,江紫云急忙出来收拾一切,把菜肴重新回锅烧热,然后端了上来,众人这才坐下细细地品尝。林霄汉送来的虽然不是驼峰、熊掌,却也算是上等佳品,别具风味。席间,大家都在揣度那个老苍头的来历,几个青年人都开心地说着俞姑那手巧妙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绝招,使老苍头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真是大快人心。

  那个老苍头,实是林霄汉的师兄,也是摩罗鸠什罕的徒弟,名叫祝三孟,人称"龙髯白头翁",自从上官彤探山以后,是林霄汉专门派人去请上山来的,他和林霄汉是一师门下,哪有不偏袒师弟的道理。

  两天前,探子回来说,状元牌楼"四海馆"来了一些人,从迹象上看,是冲着元宵节的约会而来的。祝三孟主张先礼后兵,他为了摸清来者的底细,才扮成一个老苍头,亲自前去送酒席。他回到上天峰以后,就把经过情况告诉了林霄汉,林霄汉听到那个所谓敬酒的女人,不禁暗自心惊,但他一时也猜不透,看来她决非那解弓弦的女儿,那么又该是谁呢?

  到正月十四那天,未交四更鼓,"四海馆"里的人都已扎束停当,江紫云提早准备了酒筵,众人草草用过,就要启程,姬九常取出二十两银子结算房钱,江紫云怎么也不肯收,他殷勤送到门口,这才依依送别。

  众人一路迤逦而行,当太阳打直的时候,已抵上天峰。上官彤是老马识途,径直带领大家来到"聚泉酒楼"。

  只见门前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好像大办喜事一般,那位释怀吾认识上官彤,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前辈和众位英雄准时到了,我家庄主差我在此恭候,山上早就安排就绪,请众位直接上山,我在前边引路。"众人齐声道谢,就跟随释怀吾上山。

  残冬季节,路两旁一排排高耸云霄的银杏树,早已落叶凋零,光秃秃的枯枝在山风里抖索着,淙淙的涧水,如弹似唱地咚咚向下流淌,一经危崖的缺口处,忽地飞瀑悬空,奔腾直泻,发出震撼山谷的雷鸣声。

  大家正在穿丛林,走竹径,忽地三声炮响,一队队喽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林中转出,这一次,林霄汉做出了完全以礼相待的样子,他在上次迎接上官彤时得了个教训,觉得在这种场合弄些小手脚,不仅显得胸襟太狭窄,而且还会弄巧成拙,当众出丑。

  林霄汉带了八面玲珑姜剑川、粉面郎君邢燕飞,混元弥陀范一宽、钻天鹞子朱崇义等人,快步迎向前来,笑声震撼了山谷:"呵哈哈,上官老英雄果然如约而来,幸会,幸会!"他把眼光移到姬九常身上,两人曾见过数面,还有一段和元朝达官显贵一同周旋的夤缘,然而彼此间究竟何种底牌,双方都揣度不清,听混元弥陀范一宽说过,他已和元朝当局站在一起,如今怎么又和上官彤他们一起来了呢?难道这伙人正如范一宽所言,都跟解弓弦一样,沦为元鞑鹰犬?只有这样,才会一个鼻孔出气。

  他边想边向姬九常一拱手说:"想不到九常兄也会同来敝山寨,有幸,有幸!"姬九常起先尚有一些不大自然,后来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当看情况行事,过一会儿恐怕要真刀真枪地缠个不休哩,自己可是一个特殊身份的人,务必谨慎行事,所以也抱拳行礼说;"林庄主,别来无恙?恕姬某礼数不周。"

  只有俞姑是爱憎分明的,从来不会敷衍,她自从在夏观凤处得知林霄汉的为人以后,就认定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是个嗜色如命、置国仇家恨而不顾的恶徒,真恨不能生食其肉,所以始终抿紧着嘴巴,一脸凛然不可侵犯的巍然正气、两眼射出冷峻的,威严的光泽。当林霄汉的目光和她的目光接触时,他不禁暗自心惊。

  这时,范一宽悄然对他一番耳语,林霄汉情不自禁地"啊"出声来,他重新把俞姑打量了一番:好一位观音面蛇蝎心的女罗刹!去年,已被元朝授予统制官职的金魁,突然丢了脑袋,据说就是这个女人干的!他不禁心旌悚然,又极为钦佩。

  柳荫崖也在冷眼看着眼前这个在风陵渡劫杀恩师的仇人,复仇的火焰几乎要烧穿了他的胸膛,他向师妹瞟了一眼,解骊珠会意地点点头,嘴里发出一阵咯咯的咬牙声。

  林霄汉的眼光有意回避解骊珠,因为见到她就会不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儿子,一把捅在心头的刀子,一阵紧绞,一阵心痛。暗道:小家伙为什么没有来呢?哼!我谅你也不敢正面来见你老子!

  他已清楚地意识到,今可一场恶斗是难以避免的了,而挑起这场事端的正是他自己,当时为什么要受范一宽的怂恿,而去风陵渡袭击解弓弦呢?是为报那一鞭之仇?还是为了惩罚变节的小人?如果解弓弦已经作了元朝的鹰犬,这位对元鞑怀有刻骨仇恨的俞姑,为什么也来和自己作对呢?这些事情,确实无法回答,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忧思百结过。

  上官彤有意挤在前面,他对众人投去一束含蓄的眼光,嘴上却在敷衍:"又劳你林庄主下山迎接,实在不敢当,请,请!"

  表面上的客气,骨子里却在提醒大家,要时时提防对方的暗算,因为他认为林霄汉是个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证明了这一点。

  一到山上,大门前有两个人在恭候:一个博带峨冠,装束有点儿像道家,却又不是道士,脑后的长发从束发的如意箍下一直披垂到两肩及背部,脸色红堂堂的,三绺清须根根可数,此人就是到"四海馆"送酒筵时乔装改扮成"老苍头"的那一位,但是今天的神态风韵与前次迥然不同,鹤发童颜,飘然如仙,神态不凡。

  他旁边站着一个和尚,笆斗大的一颗脑袋,囟门烫着四排又黑又大的香眼,眉毛粗而浓,像两把小刷子,一双丹凤眼,鼻直口方,国字脸下五绺长须,一直荡到胸前,按他的年龄,须发应该斑白了,但却漆黑而有光泽,那张脸显得威严而又端庄,他身穿杏黄色的衲农,宽袍大袖,披一领大红袈裟,胸前悬着一串粒粒似拳头大的佛珠,白袜皂鞋,一手执拂,一手合十,双目微闭。这个和尚是何许人也?不仅年轻一辈不认识,连上官彤和姬九常也都觉得眼生。

  林霄汉对众人笑呵呵地说:"众位英雄,我家师叔和师兄已在大门前迎接。"接着他又提高嗓门喊:"师叔,师兄,众位英雄如约到来了。"那一道一僧,缓慢地向左右分开,笑容可掬地把手一摊,作了一个"请"的姿态。

  上官彤抢步上前,对那道士打扮的人说:"想不到'四海馆'见过的老管家,竟然也是上天峰的主人,幸会,幸会"然后,上官彤扭转身来对和尚说:"上人请了!恕我眼拙,敢问上人法号,怎么称呼?"

  和尚双目微睁,慢慢侧过身来,还礼说:"不敢,不敢!檀越请了,贫僧稽首,贫僧乃伽林海牙。善哉,善哉,"

  上官肜一听,不禁心头一震,他早就听到过这个名字,此人是莲峰山碧云古刹的主持,是蒙古境内有名的高僧,传说伽林海牙练过"达摩易筋经"和"混元一气功",博采众家之长,融为独家的"金刚禅练术",浑身好像铁骨钢筋,有超越金钟罩、铁布衫之功,刀枪休想入身。

  当时河南少林寺被看做正宗武术的发祥地,流传有唐皇李世民为了平定自称郑皇的王世充谋反,请少林武僧协助参战,终于生擒王世则,逼降王世充的故事。南宋末年,少林寺的昙云和尚曾被奉为天下笫一武师,伽林海牙很不服气,专诚赶到少林寺找昙云和尚以武会友,当时的伽林海牙还不是出家人,他与昙云约定,若败于昙云之手,则拜昙云为师,若胜过昙云,那么昙云必须让他进内观赏被少林寺历代认为秘诀所在的白衣殿,因为白衣殿内有全套的罗汉拳要诀壁画,供心领神会者自己去揣摩学习。

  昙云很喜欢这个肯学肯钻又不畏高手的年轻人,他俩各取一杆细竹竿对阵,昙云立了个左弓右冲的步法,伽林海牙立即摆出个左虚右拨的招势,来个针峰相对,一交上手,伽林海牙的竹竿就紧紧粘在昙云的竹竿上,使昙云一时难分难解。昙云看出对方是个高手,陡然起了爱才之心,于是不愿和伽林海牙拼斗下去,有意让了一着棋,这时伽林海牙的竹竿耍了个"拨云晃日",想把昙云连人带竹竿一起挑到少林寺大殿的垂脊上,昙云也不示弱,反手一个"蛟龙入海",飞掷下来的竹竿竟插入青石板里有半尺光景。

  从此,两人结为朋友,昙云把伽林海牙引进白衣殿,墙上有"文殊骑青狮"、"普贤跨白象","降龙"、"伏虎"等等画像,还有一整套的"罗汉拳经"图解,描绘精巧,神态逼真,画着武僧们操练和对阵的形状。伽林海牙为了仔细学习,就出家于少林寺,前后一十八年,尽得少林真传。

  上官彤弄不明白的是,这个素负高僧之名的蒙古人怎么会赶来帮助林霄汉?他又怎么成了林霄汉的师叔呢?面对这个劲敌,天南怪叟的笑声里自然少了一点儿讥讪和诙谐的味儿。

  其实,伽林海牙是被龙髯白头翁祝三孟骗来的,祝三孟被邀离家以后,绕道莲花峰,因为伽林海牙是他师父的好朋友,祝三孟早已摸透伽林海牙酷爱武术的个性,即使已经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是那么兴致勃勃,祝三孟把上天峰的元宵约会,说成是聚会天下有名的拳师剑客,以武会友,共探武术,但四面八方的来客中,难免会有几个林霄汉的仇家,因为仰慕伽林海牙的威名,特来相邀,请他前去做个镇山的台柱,以便消仇灭祸,化敌为友。伽林海牙被他说动了,就和祝三孟一齐赶到上天峰。林霄汉一见,大喜过望,恭敬地尊他为师叔,这个情节,上官彤自然不会知道的。

  林霄汉照样摆酒设宴,其排场远远胜过上次宴请上官彤,煎、炒、烹、炸、爆、熬、炖,甚至还有青松针熏全牛和全羊,就是把宰后的牛羊脱毛洗净,用铁杆穿透,一面转动铁杆,一面用青松针燃火薰烤,一面熏烤,一面在牛羊身上一层一层地涂油抹酱,直到喷香烤熟为止,食用时切成一片片,盛在大盆里,送上席间。这种肉吃起来鲜嫩酥脆,肉香四溢,其味无穷。伽林海牙虽是出家人,但他从来不忌酒肉荤腥,酒量之大,胃口之好,令人叹为观止。

  酒宴已罢,日已偏西,林霄汉领着众人来到厅后的一块大空场,东西各有一座对称的观赏厅,修整得十分讲究,空场上埋着许多露出地面五尺光景的木桩,这就是今天要在上面比武的梅花桩。梅花桩是按五行八卦图式排列的,蹿、跳、蹦、纵、跃、腾、进、退,都要合乎一定的步法,倘若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轻易是上不得的,只要稍一疏忽,一脚踏空,摔下桩去,不死也得落个重伤。

  众人都在两旁观赏厅内坐定以后,林霄汉站起身来,冲着对方拱拱手说:"众位英雄,林某何能何德,居然劳驾诸君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今天我们在梅花桩上比武,主要宗旨是交流南北各派的功夫,发扬我国的武术,以武会友,至于有人与我林某之间的疙瘩,均和其余各方英雄无涉,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到时摆出公理,自有公论,我林某若礼亏则赔礼,欠债当还债,有冤者偿命,但愿今日除和林某有仇者外,切望大家不要在上天峰的梅花桩上流血才好。因此,请问各位,以何种比法为好?"林霄汉这儿句开场白,是经过斟酌的,按照他的意愿,确也不愿武林中再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但是对于这伙人,为了一个晚节不保的解弓弦,竟来上天峰兴师问罪,确感恼火,他到现在还认定,真理在他手中!就算有人来揭他过去肮脏的老底,他现在也是光明磊落的。

  就武功而论,如今有伽林海牙和尚当后台,也可无所畏惧了。因而,他感到心底踏实,就说了这么几句不软不硬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