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陈祖基>第1章

┏━━━━━━━━━━━━━━━━━━━━━━━━━━━━━━━━━━┓

┃┌──┐ ┃

┃│ 滕 ├╮ ┃

┃│██├╯ ┃

┃╰──╯小说下载尽在---(滕teng)整理┃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

内 容 简 介

 

  这部长篇武侠小说,写的是元朝建国之初,一批遗留下来的宋军将领和有民族气节的武林忠义之士,暗地里积聚力量,图谋恢复宋室。元廷收买武林败类,利用志士之间的个人冤仇,制造谣言,挑拨离间,引起自相残杀,妄图坐收渔翁之利。

  经过艰苦细致的甄别、斗争,终于揪出了奸细,消除了误会,众英豪重新团结起来,一致抗元。

  小说塑造了男女老少各具性格的英豪群像,故事生动有趣,情节曲折复杂,离奇而不离谱,特别是作者陈祖基古文根底深厚,文字清新华丽,流畅自然,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与一般只知编造离奇故事,而文字粗陋的“武侠小说”不能同日而语。

  全书突出了民族气节和“忠义”二字, 爱憎分明,一扫传统武侠小说中为门派之见或争夺某种拳经剑谱而盲目大打出手的俗套,值得一读。

第 一 回 解镖师千里送嫁女 风陵渡狭路逢仇家

 

  风陵渡,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的臣子风后与蚩尤作战阵亡并埋葬的地方。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是这样描绘的:“潼关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渡。”

  风陵渡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之要冲,奔腾南泄的黄河到了这里,却骤然转而向东,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好像一下子被宇宙的主宰所召唤排闼而来,急遽突兀,势不可挡,在苍茫的暮色里旋转着,飞舞着,有的似长剑参天,有的似秃鹰兀立,有的似虎踞龙盘,有的似饿狮欲扑。数万年来,阅尽了人间沧桑,经历了无数的雨淋风蚀,变得粗糙了,丑陋了,衰老了。倒挂的枯藤又在它们的脸上凭添了纵横百结的皱裥,显得更其峥蝾崔巍,阴森可怖。那抖落了黄叶的树木瑟缩着,猿鸣虎啸在山峦间空谷传声,回音缭绕,声闻于天。在谷深崖绝的中间有一条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仰观峰峦,俯察洪流,禁不住要扼腕叹险!这里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是数千年来兵家必争的关隘重地。

  这是元朝灭了南宋,元世祖忽必烈创国建都大都(今北京)后的四十三年,即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一三二二年)。深秋,遒劲的霜风卷着枯枝败叶劈山而下,泉鸣空涧,远处似有戍角悲吟。天和地好像凝固起来了,只有那落日的余晖在灰蒙蒙的天顶闪放出块状,条状的绛霞。一头特异而凶猛的鹰隼扑打着漆黑的翅膀在高空盘旋,在地面上印下一个硕大无朋的阴影,一会儿移到东,一会儿掠到西……“嘘——姆!——”一阵尖利的马嘶声,在群山间回荡成万马嘶空。

  “硌轮轮!硌轮轮!——”一阵辚辚的车声在峰峦间似擂鼓隆隆。

  在峭壁豁然开裂的山回路转处,一条龙似的推出了四辆手推车。车前车后是三匹坐骑。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年纪大约三十光景的汉子,一张古铜色的国字脸,鼻正口阔,两道剑眉高挑,炯炯有神的目光含蕴着练达和睿智。他头上戴着西北一带常见的阔边挡凤大毡帽,身穿玄色缎子征袍,绣的是朵朵玫瑰,却笼罩着仆仆风尘。他挺直的双腿紧贴着踏蹬,所以马首始终昂扬着。那青鬃马倒是一匹罕见的坐骑,自头到尾毛片微微卷曲,在晚霞的晖映下熠熠生光,十分可爱。

  在车队的后面,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须发虽已灰白,但仍然精神矍铄。但观其抿紧嘴唇的神情,似乎胸间压着重重心事,眉宇间露出忧郁之态,锐利的目光刻板地正视前方,从鹅黄色的英雄巾上垂下来的丝绦,被峡谷间刮来的西风吹得乱成一团。老者骑的是一匹乌黑油亮的蒙古马,四蹄银白若雪,找不出一根杂色毛,所以其名称为“踏雪追风乌龙驹”。

  那马的鼻孔里喷出两缕热气,嚼环边缘露出煞白的尖齿。数十年前,这“乌龙驹”在胡尘滚滚的战场上就和骑背上的老者出生入死,形影不离,而后,又和它的主人一起走关东,闯关西,翻过无数个深险的峡谷,涉过无法数计的暗礁浅滩,要不是人兽有别,语言不通,他和它完全可称得上是生死与共的义友。古语云:狗义马忠,马亦是最通灵性的牲灵。今日,过此风陵渡,它为什么对着阜巍峭壁一声声昂首长嘶?这叫声,更增添了老者的焦烦和不安。

  和老者的神情截然相背的,是时而在他身前时而在他身后的一位姑娘。她骑着一匹梅花小驴,一身白色装束,连披在肩上的钟式大氅,虽经长途风沙,但仍洁白如练,在披落的乌黑云发间,束着一条白绸巾,插着一朵白绢小花,显然是为其长辈亲人带孝。梅花驴点着悠闲的小步,牵动姑娘的身体起伏颤动,活像是一朵微风轻拂下的出水芙蓉。她那束发的绸巾两角上翘,似小白荷尖角初露,云发下是一副憨态可掬的粉脸,柳眉微弯,凤眼漾波,唇红齿白,似游春之少女,无一丝旅涉之劳色。是啊,她是轻松的,欢快的,长了一十八个春秋,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对于她来说,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车轮碾着山石,缓缓地在羊肠小道上滚动。

  马蹄点着尘埃,渐渐步人峡谷深处。

  老者似乎有意放慢了脚程,他把马匹拉后数步,下意识地用手推了推背着的金鞭,也下意识地凝视着插在每辆车上的天青缎子上用金线绣成的双龙飞天的镖旗。那图样远远望去,宛如一支九节钢鞭。江湖上有句行话,叫做“三分能耐,七分名声”,要树立起这杆镖旗,无异像在刀刃上舔血一般艰难惊险!说起走镖营生,艰辛,紧张,险情丛生,每日黎明即起,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出镖以后,就如拉紧了弓弦,时刻不能松懈,连傍晚投宿也要提着心,悬着胆,时刻枕戈待旦,以防万一。因为一路上劫镖者出没无常,随时都有镖丢人亡的可能。这老者,四十多个寒来暑往就是这样闯过来的。如今,陕西延安府震远镖局的“万儿”是打响了,可自己呢?——-成名显赫的“金鞭无敌”解承忠已是“廉颇老矣”,成了皓首老夫了。

  今天,是他最后一次走镖,也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走镖。

  此时此境,引起了老镖师的无限感慨。他望着凛冽西风中抖动着的三角形双龙镖旗,眼前似乎涌现了遮天蔽日的旌旗,顿时间,尘烟漫天,战马狂嘶,云烟般的往事又在心头凝聚着,翻滚着,促他陷入了沉思南宋赵显德佑元年(公元一二七五年),忽必烈派伯颜统率元军,兵分三路自建康渡江南下。偏隅于临安的南宋小朝廷,已是强敌压境,风鹤频惊。挟权误国、纵欲无度的贾似道虽然罢职死去,但继任者陈宜中亦是个阴怀嫉忌、偷生惜死的无能之辈。他搁置了文天祥的抗战救亡主张,欺上瞒下作奸犯科,以至是哀鸿遍野,民无噍类,国势危若垒卵。越明年,果不其然,宋帝赵显被虏,福州又立益王是为帝,改元景炎。当时解老镖师风华正茂,在宰相兼枢密使文天祥麾下陈文龙部为副将。但是泉州城中出了叛将,竟勾结元兵,攻陷城池。不久,文丞相又兵败被虏,三年后慷慨就义于燕市。赵丙祥兴二年,元军水师围困琼崖,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乃背负年仅七岁的末代小皇帝投海殉国,张世杰也因覆舟坠水溺死。历时一百五十三年的南宋王朝,至此终于结束。

  从此,解承忠隐没江湖,以走镖为生,但暗地里从未间断与一批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好汉结交,意图驱走鞑子,重振中华。可是,大势已去,非几多英雄豪杰所能挽回,抚今忆昔,解承忠难于抑止地低声发出自语,“唉!气数,气数哇!宋廷并非无贤相良将,如杜范、吴潜、董槐、文丞相,皆是相才,孟洪、余阶,向土壁、李庭芝、均乃将才。无奈纲纪不振,国脉已伤,殆天数,非人力耳!……”乌龙驹好似理解主人的心境,沉倒头,萎着尾,细碎的步子越踏越慢。

  “爹,您是跟我说话吗?说什么呀?”姑娘是解承忠的独生女儿,名叫骊珠。她到这时才发现爹的马拉后了,她催动梅花驴旋风似地来到爹的身前,亲昵地问。

  老镖师从来没有和爱女谈起过这段隐情,所以忙掩饰地说:“不,孩子,我在说这一带山势,怎么如此路窄、坡陡、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