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童养夫位极人臣后>第71章

  沈月垂着眼眸, 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她知道谢晗不会跟来,所以没想再继续说下去。她丹田压着一口气, 尽量让自己声音保持平稳, 淡声道:“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一会儿到了外面你就跟我母亲说,我马上出来。”

  常喜出去后,屋里顿时只剩下沈月一个人, 她环视着四周她和谢晗生活的痕迹,尤其是看到床沿里侧属于她的枕头时,嘴角不由扯出一抹讽刺,看来他也不是什么事都会料事如神, 原来, 她也有他猜不到的时候。

  这不清不楚的关系压抑在心里,卑微久了, 一时间沈月竟有种算计他的快感,你看, 你也不是什么都想得到, 比如我要走。

  就算真的出在她面前, 他也只会认定她父亲母亲是凶手。

  如今他们也算是各取所需,好聚好散。

  虽然她还没做好不见他的准备,甚至她现在就能想象到她在船上就会很后悔, 她也能想到她回到吉祥镇后会多想他,因为她还没想好想他的时候克制自己的办法, 但是她觉得应该会做到吧, 能做到就像在吉祥镇怡红楼的那段时间平静, 那个时候,她好像活的也不错,所以余生不复相见,也不难。

  因为失望过,所以没有期待过。

  沈月出了门,算是走的干脆,连封信都没有留。

  常喜却急了,一路紧跟着沈月的步伐追到谢府门口,“小姐,大人说明日带你去郊游,您忘了?大人还说带你去吃你最喜欢桂花糕,你怎么能突然一走了之,我没法跟大人交代啊!”

  沈月一路被陈淑婉牵着不敢回应,陈淑婉却主动停下了脚步,冷声道:“你们大人会有这么好心?杀父仇人的女儿有什么不舍的?当初我们把女儿交给他,让他娶他不要,莫非他谢晗又看上了我女儿不成?”

  常喜一时语塞,他自然不敢代替主子回答这个问题,“夫人,大人他对小姐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陈淑婉不由冷笑:“他是觉得我女儿好糊弄,还是嫌伤我女儿不够深?你回去告诉你大人,他若认为我们沈家对不起他,想报仇只管冲我们来,沈谢两家的恩怨,跟月儿无关!”

  常喜本来想替自家大人解释两句,硬是被怼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由将视线求救向沈月,沈月知道常喜留他们一是为了谢晗,二是不想看着他们太过奔波,并没有坏心,况且谢晗挽留他们没有恶意,她刚要开口,“母亲……”

  陈淑婉直接打断了她,恨铁不成钢道:“母亲不是不尊重你的喜爱,从小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但凡有的,从来没有拒绝过,可是感情这种事……我劝你不止一次,如今我也不想再说了,你若觉得他还值得你等下去,那我和你父亲先走。”

  沈月连忙道:“母亲说的哪里话,月儿跟你走,只是担心母亲太操劳了。”

  说完,沈月看向了一脸焦急又欲言又止的常喜:“有劳你跟你们大人说一声,就说他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因为……我已经在京城打扰多日了,不想再继续叨扰大人,我和父亲母亲就先走了。”

  常喜:“……”

  这是打扰不打扰的事吗!

  明明他们情投意合,刚在一起……怎么突然说走就走了?

  ……

  沈月离开燕京时,谢晗大约在宫里,所以除了常喜送他们,并没有其他人跟来。

  他们刚回到吉祥镇不久,东陵和北燕两兵交战,边境发生战乱,吉祥镇临近边境不安全,不少人家都迁居了,沈家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难民太多,沈家卖了房产,再加上生意不能做,沈伯荣在水乡选了一座四合院,挤在闹市和街坊住在了一起,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吉祥镇首富,也没有依山傍水的大宅子,陈淑婉白天在家里织布,沈伯荣读读经书,偶尔也会帮忙染布,然后拿到街上去卖,只是这时候很多人都穿不起衣服,买的人也不多,日子到真的跟寻常百姓差不多。

  以前沈月没有过苦日子,突然一日三餐,清汤寡水,十分不适应,前几天好不容易赶上吃肉,陈淑婉炖一锅肉都拿给街坊邻居分了,沈月不够吃,就自己去山上烤鸡。

  以前家里热热闹闹的,现在林桑若不在了,丫鬟也没有在身边,做什么都是沈月自己。

  你若问她,这半年来,有没有想过那个气度不凡的俊美书生,其实沈月每次恍惚的时候,都会有,只是很快就能把这种情绪压在心底,在心里不动声色吞噬,又能掩饰的悄无声息,比她想象的还要能克制。

  所以,证明她有没有长大,这就是最明显变化。

  外面冰天雪地的,沈月烤了会儿火,没有多做停留,拿着两个包好的鸡腿就回去了。

  沈月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快黑了,她再院子里隐约听到屋子里有说笑声,似乎是有客人在,她刚进屋,就见里面还坐着隔壁卖脂粉的柳婶。

  柳婶眼神热情的让她想起在怡红楼的秦媚萱,沈月不明所以的放下鸡腿,规规矩矩的打了声招呼。

  陈淑婉嗔怪了句:“又去哪儿野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沈月在裙摆上抿了抿手,低声道:“去山上了。”

  柳婶平时没跟沈月多熟,这会儿却显得十分善解人意,“姑娘家活泼点好,等将来做了媳妇,可不比现在松泛。”

  陈淑婉笑了笑,客客气气的送走了柳婶,再进门心情显得特别好,连沈月去山上烤鸡都没有责怪她,弄得沈月心里慌慌的,“母亲,是有什么好事吗?”

  陈淑婉坐在椅子上,揉着腿道:“是好事啊,你柳婶给你说了个婆家,是做古董生意的,我觉得还不错。”

  自从谢晗那事过去后,陈淑婉就没有让沈月再嫁读书人的意思,总觉得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书生,实则心机深沉,不想深交,连给沈月说的亲事也都是生意人,前几日还有来提亲的秀才,陈淑婉想都没想只说高攀不上,直接拒绝了。

  陈淑婉说完,见沈月脸色有排斥之意,开口道:“你早就到了待嫁年龄,寻常女子跟你这么大,都已经有孩子了,你还指望做一辈子老姑娘啊!”

  沈月见她腿疾发作,打算去厨房煎药,翻找着药包嘟囔道:“我在家里陪着父亲母亲不好吗?嫁人有什么好的,做媳妇就得看人眼色,刚才你们还说做姑娘好,说什么公婆妯娌辛苦一大堆,现在又说嫁人好。”

  陈淑婉腿疼的厉害,不禁敛眉数落道:“人家那是客气,我还没来得及说你,现在外面正在给你提亲,没事少往山上跑,没得再嫁不出去,到时候,我跟你父亲可真的要愁死了!”

  沈月回头环视了一圈四周,好像家里的药吃完了。

  “你若不想气死我和你父亲,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相看!不准再乱跑了,听见没有!”

  沈伯荣刚才在里面念经,听到陈淑婉的话,不禁出来道:“儿女之事随缘,姻缘强求不得,她现在没这个心思,何苦让她相亲。”

  陈淑婉不禁反驳道:“我是为了女儿好!谁像你似的什么事都不操心,要真跟你说的随缘,你也得先让女儿见到人再随缘吧,她要是这辈子不想相亲,你这辈子还不打算给她说媒了?”

  沈月被他们争吵的有些头疼,差点忘了自己要去给母亲煎药,“好好好,我明天就相亲……家里是不是药都吃完了?我去药铺买点,父亲,母亲你们先吃饭,桌子上有烧好的鸡腿。”

  沈月拎着灯笼出门时,沈伯荣从后面跟了出来,“月儿,你别怪你母亲,她从牢里出来,脾气变了,你只管哄她开心就好,即便你不嫁,家里也养得起你。”

  沈月知道,母亲是因为谢晗的事心疼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已经成了心病,所以,沈月这半年来,也没提过谢晗一次,“放心吧,父亲,我没往心里去,相亲而已,我若不喜欢,母亲也从不强求我,我去抓药了。”

  以前在吉祥镇的时候,父母之命,做儿女的莫敢不从,偏偏沈家不一样,凡事子女不愿意的,从不强求。

  所以在外人眼里,沈家的孩子一直都是没规矩,现在他们换了一个地方,旁人也不知道沈月以前如何任性嚣张,说亲的人从来都是络绎不绝,所幸的是,沈月知道父亲母亲开明,绝对不强求自己,如今她性子收敛,一般能应付的时候就去应付。

  现在外面烽火连天,靠近边境的镇子,谁的手里都不富裕,有的直接成了难民,沈月不再是之前的沈家大小姐,在旁人穿粗麻布过冬时,她还能穿得起棉袍,虽然没有皮衣保暖,但对于练武之人来说,也不会太冷。

  在加上外面正在下雪,地面亮晃晃的,沈月打着灯笼不至于什么都看不见,踩在雪地上,慢悠悠的走着,前面隐约有道清风霁月的人影,明显和这里的百姓穿着不一样。

  她不由停下了脚步,总觉得有点熟悉,没等她反应过来,那人直接走向了她,把身上银狐斗篷披在了她身上,“冷不冷?”

  沈月仔细看了眼,没看清楚他的脸,但声音再过二十年她都不会忘,有些不确定的问:“谢晗?”